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行为主义符号学
1)  behavioristic semiotics
行为主义符号学
2)  structuralist semiotics
结构主义符号学
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ructuralist semiotics,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interpre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x and the sheep in the story told in Mencius 1A7.
《孟子·梁惠王》所记载的一个故事中的牛与羊的区别 ,可以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方法来思考。
3)  symbolism [英]['sɪmbəlɪzəm]  [美]['sɪmbə'lɪzəm]
符号主义
1.
The traditional method, such as symbolism, connectionism, cannot make computer have intelligence like human beings.
传统的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如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并没有使计算机达到具有人类智能的水平。
2.
Connectionism enjoys many advantages over symbolism in this aspect.
语言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但是又非常高效的过程,心理语言学所提出的关于语言处理的模式应该能够解释语言处理的复杂性和高效性,在这一方面,联结主义要比符号主义具有更多的优势。
3.
Postmodernist characteristics finds expression in the six featur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and as symbolism develops into dynamicism via connectivism,postmodernism grows more and more rampant in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研究的新范式,它的六个基本特点都是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体现,而且,从符号主义到联结主义再到动态主义的发展轨迹恰好也是后现代主义不断张显的发展历程。
4)  Behavioralism
行为主义政治学
1.
Value-free In Political Research——Scientific Ideality Of Behavioralism As An Example;
政治学研究的“价值中立”——以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科学理想为例
2.
Research on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ism: Outline;
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研究论纲
5)  behavourism philosophy
行为主义哲学
6)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行为主义心理学
1.
They are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psychology.
心理语言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其心理学理论基础经历了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到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补充资料:《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J.B.华生著。费城利平科特出版社 1919年第一版,1924年第2版。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臧玉铨译唐钺校订的中译本。本书除序言外,共有11章。第1章讲心理学的问题和范围;第2章讲心理学的方法。以后用大量篇幅讲述感受器和它们的刺激、动作的生理基础、反应器官(即肌肉和脑体)、情绪、本能、身体习惯、言语习惯、机体的工作。最后一章讲人格及其错乱。
  
  
   
  
  本书是华生系统地阐述行为主义立场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主张: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研究动物的方法和原则可以应用于人类的研究;人类的活动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研究心理的目的在于从刺激预测反应,从反应找出有效刺激的性质。他认为心理学应采用客观的方法,具体包括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和测验法。其中口头报告法是一种变相的内省法,也是行为主义者不彻底或自相矛盾的表现。作者在书中反对传统心理学把意识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企图把心理、意识归结为行为。他在书中指出,书里没有讨论意识,也没有提到感觉、知觉、注意、意志和意象等心理学术语。书中虽然保留了思维和记忆,但完全用行为主义所下的新定义。譬如,把"思维"等同于习得的内隐的言语反应或"喉头习惯",把"记忆"说成是某些习惯经过无练习的一段时间以后,给予刺激或情境仍可以引起以往的反应,或使反应增加或删减。作者在书中批评了W.詹姆斯和E.L.桑代克把许多社会性行为都归为本能的说法。本书的基本思想在作者1913年发表于《心理学评论》第20期上的一篇被认为是行为主义的宣言书的论文中已经提出过。那篇论文的题目是:"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曾由周先庚译成中文,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西方心理学家文选》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