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Benzimidazole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

贝芬替
2) Beethoven
[英]['beithəuvən] [美]['betovən]

贝多芬
1.
Analysis of Piano Sonata Style between Beethoven and Schubert;

贝多芬、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风格解析
2.
Viewing the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ethoven from Sonata "Storm";

从《暴风雨奏鸣曲》看贝多芬音乐的特质
3.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ity of Beethoven s Piano Sonata;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独创性
3) Fenbenicillin;Phenbenicillin

芬贝西林
4)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贝多芬,L.van
5) ketotifen

酮替芬
1.
Stasis-and Sputum-clearing Method together with Ketotifen Treat Children Cough Variant Asthma;
祛瘀化痰法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5例
2.
The efficacy of ketotife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sthma;

酮替芬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3.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Ketotifen Eye Drops;

酮替芬滴眼液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6) Butenafine

布替萘芬
1.
Synthesis of a new class of antifungal drug Butenafine's analogues;

新型抗真菌药布替萘芬类似物的合成
2.
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with Butenafine Hydrochloride 1% Aerosol Versus Bifonazole 1% Aerosol for the Treatment of Tinea Pedis,Tinea Corporis or Tinea Cruris;
1%盐酸布替萘芬喷雾剂与1%联苯苄唑喷雾剂治疗体股癣足癣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3.
Clinic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Tinea Cruris with Bute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股癣疗效观察
补充资料:贝芬替
分子式:C9H9N3O2
分子量:191.18
CAS号:10605-21-7
性质:白色结晶。熔点302-307℃(分解)。24℃时,在pH=4的水中溶解度为29mg/L,pH=7的水中为8mg/L,乙醇中为300mg/L,苯中为36mg/L,二氯甲烷中为68mg/L。
制备方法:多菌灵的合成方法有多种,我国采用氰胺化钙法,即由氰胺化钙(石灰氮)与水制取氰胺氢钙,过滤分离出产生的氢氧化钙及残渣(也可以不先过滤,利用氢氧化钙作为后面工序的脱酸剂,在合成氰胺基甲酸甲酯后再过滤,这称为后过滤法;此法分离的残渣含有毒的有机杂质),然后将氰胺氢钙溶液与氯甲酸甲酯在氢氧化钠存下进行反应,生成氰胺基甲酸甲酯溶液,再与邻苯二胺缩合得到多菌灵。
用途:多菌灵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原为是杀菌剂苯菌灵的中间体,由美国杜邦公司在1967年开发。稍后,美国和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分别独立发现了多菌灵的杀菌性质。在70年代中期,中国和德国先后实现工业生产,目前已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的内吸杀菌剂品种。有于防治三麦赤霉病、禾谷类黑穗病、棉花苗期病害、油菜菌核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甜菜褐斑病等。多菌灵可被植物吸收并经传导转移到其他部位,干扰病菌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其生长。它的杀菌谱较广,通常加工成粉剂,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使用,作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用于防治粮、棉、油、果、蔬菜、花奔的多种真菌病害,还可用于水果的保鲜。多菌灵作为工业用杀菌剂也有许多报道。
分子量:191.18
CAS号:10605-21-7
性质:白色结晶。熔点302-307℃(分解)。24℃时,在pH=4的水中溶解度为29mg/L,pH=7的水中为8mg/L,乙醇中为300mg/L,苯中为36mg/L,二氯甲烷中为68mg/L。
制备方法:多菌灵的合成方法有多种,我国采用氰胺化钙法,即由氰胺化钙(石灰氮)与水制取氰胺氢钙,过滤分离出产生的氢氧化钙及残渣(也可以不先过滤,利用氢氧化钙作为后面工序的脱酸剂,在合成氰胺基甲酸甲酯后再过滤,这称为后过滤法;此法分离的残渣含有毒的有机杂质),然后将氰胺氢钙溶液与氯甲酸甲酯在氢氧化钠存下进行反应,生成氰胺基甲酸甲酯溶液,再与邻苯二胺缩合得到多菌灵。
用途:多菌灵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原为是杀菌剂苯菌灵的中间体,由美国杜邦公司在1967年开发。稍后,美国和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分别独立发现了多菌灵的杀菌性质。在70年代中期,中国和德国先后实现工业生产,目前已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的内吸杀菌剂品种。有于防治三麦赤霉病、禾谷类黑穗病、棉花苗期病害、油菜菌核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甜菜褐斑病等。多菌灵可被植物吸收并经传导转移到其他部位,干扰病菌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其生长。它的杀菌谱较广,通常加工成粉剂,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使用,作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用于防治粮、棉、油、果、蔬菜、花奔的多种真菌病害,还可用于水果的保鲜。多菌灵作为工业用杀菌剂也有许多报道。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