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4,5,6,7-四氯-2-苯苯并(C)呋喃酮
1)  fthalide
4,5,6,7-四氯-2-苯苯并(C)呋喃酮
2)  1,3-Dihydrobenzo[C]furan-2-one
2-苯并[c]呋喃酮
3)  3-bromo-1(3h)-isobenzofuranon
3-溴-2-苯并[C]呋喃酮
4)  3-Chlorophthalide
3-氯苯并呋喃酮
5)  benzofuran-2(3H)-one
苯并呋喃-2(3H)-酮
6)  TCDF
四氯二苯并呋喃
补充资料:4,5,6,7-四氯-2-苯苯并(C)呋喃酮
分子式:C8H2CL4O2
分子量:271.81
CAS号:

熔点:209~210℃
毒性LD50(mg/kg):白鼠急性经口10000以上,对大白属急性经皮10000以上。鲤鱼TLm(48h)为320mg/L。米允许残留1.0mg/kg。
性状:纯品是白色晶体。
溶解情况:稍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苯、二噁烷、四氢呋喃。
用途:为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水稻稻瘟病有良好的防效。防治叶瘟,每亩次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g,产量喷雾加水75kg,低容量喷雾加水9~10kg,间隔6天,喷两次。防治穗瘟,每亩次用75~100g,间隔7天,喷两次,对水量同叶瘟。
制备或来源:可由邻二甲苯在四氯化碳中三氯化铁为催化剂,在70℃左右用氯气进行苯环上的氯化,生成四氯邻二甲苯,然后在偶氮异丁腈和三氯化磷存在下,进行侧键催化氯化,生成四氯双二氯甲苯,接着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120~125℃)水解、闭环生成制得。可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等。
备注:毒性低。对酸、弱碱稳定,遇热的强碱易分解。对光、热稳定。 通常情况下,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经180天可全部分解;水稻齐穗后不宜施药,以免到操纵残留较多药剂,该稻草沤肥施用,可影响甜瓜、菜豆等作物的生长。安全间隔期为21天,持效期为10天,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若误服,应饮用大量清水催吐。
包装及贮运:存放在室内通风处。
类别:杀菌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