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硫氧化物治理<能>
1)  treatment of sulfur oxides
硫氧化物治理<能>
2)  Sulfide treatment
硫化物治理
3)  SO2 treatment
二氧化硫治理
1.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rmal power plants,the introduce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the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SO2 treatment during the 10th Five-Year Plan period.
回顾了“十五”期间我国火电厂的发展情况、主要法规政策的出台情况及二氧化硫治理措施和效果。
4)  treatment of sulfuretted hydrogen
硫化氢治理<能>
5)  treatmentofnitrogenoxides
氮氧化物治理
6)  sulfur oxides
氧化硫<能>
补充资料:硫氧化物治理
      应用排烟脱硫、燃料脱硫和高烟囱排放等方法,减轻或控制工业废气中硫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硫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它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而且还会腐蚀设备、建筑物和名胜古迹。它主要来自含硫燃料的燃烧、金属冶炼、石油炼制、硫酸(H2SO4)生产和硅酸盐制品焙烧等过程。废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的SO2约为1.5亿吨。SO3只占硫氧化物总量中的很小部分,排至大气的SO2可缓慢地被氧化成SO3,其数量取决于氧对SO2的氧化速度。SO3毒性10倍于SO2。燃烧过程中,SO3生成量,取决于燃烧的温度、时间和燃料中含的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作用。通常燃烧形成废气中的SO3量约为硫氧化物总量的1.0~5.0%。SO2治理除采用无污染工艺或少污染工艺技术外,还有三种方法,即排烟脱硫、燃料脱硫和高烟囱排放。这些方法通常也适用于SO3的治理。
  
  排烟脱硫  从燃料燃烧或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中去除SO2的技术出现于19世纪 80年代。1884年英国有人用石灰水在洗涤塔中吸收燃烧硫磺形成的SO2,回收硫酸钙(CaSO4)。1897年日本本山冶炼厂用石灰乳[Ca(OH)2]脱除有色金属冶炼烟气中高浓度SO2(SO2浓度大于3%),脱硫率为21~23%。1930年英国伦敦电力公司完成了用水洗法脱除烟气中低浓度 SO2(SO2浓度小于3%)的研究工作,并在泰晤士河南岸巴特西电站,建造一套用泰晤士河水调制白垩料浆洗涤烟道气中SO2的装置。
  
  排烟脱硫的方法有80多种,按使用的吸收剂或吸附剂的形态和处理过程,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干法 用固态吸附剂或固体吸收剂去除烟气中的SO2的方法。此法虽然出现较早,但进展缓慢,如美国和日本只有少数几套干法排烟脱硫工业装置投产。中国湖北省松木坪电厂采用活性炭吸附电厂烟气中 SO2已试验成功。干法排烟脱硫存在着效率低、固体吸收剂和副产物处理费事、脱硫装置庞大、投资费用高等缺点。目前在工业上应用的干法排烟脱硫主要有石灰粉吹入法、活性炭法和活性氧化锰法等。
  
  
  
   
  
  石灰粉吹入法:将石灰石(CaCO3)粉末吹入燃烧室内,在1050℃高温下,CaCO3分解成石灰(CaO),并和燃烧气体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4。CaSO4和未反应的CaO等颗粒由集尘装置捕集。吹入的石灰石粉通常为化学计量的 2倍。此法脱硫率约为40~60%。
  
  活性炭法:用多孔粒状、比表面积大的活性炭吸附烟气中SO2。由于催化氧化吸附作用,SO2生成的硫酸附着于活性炭孔隙内。从活性炭孔隙脱出吸附产物的过程称为脱吸(或解吸)。用水脱吸法可回收浓度为10~20%的稀硫酸;用高温惰性气体脱吸法可得浓度为10~40%的SO2;用水蒸汽脱吸法可得浓度为70%的SO2
  
  活性氧化锰法(DAP-Mn法):用粉末状的活性氧化锰(MnOx·nH2O)在吸收塔内吸收烟气中的SO2,其流程如附图。在这一过程中,有部分MnOx·nH2O生成硫酸锰(MnSO4)。MnSO4同泵入氧化塔内的NH3(氨)和空气中的O2作用,再生成MnOx·nH2O,可循环使用。此法回收产物为硫酸铵[(NH4)2SO4]。
  
  
  此外,还有氧化铜法、熔融盐法、催化氧化法和催化还原法等,但应用不多。
  
  湿法  用液态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SO2的方法。湿法排烟脱硫装置具有投资比较小、操作维护管理较容易、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等优点,所以近年来兴建的大多是这种脱硫装置。湿法排烟脱硫根据使用吸收剂的种类或副产物的不同可分为:氨吸收法、石灰石或石灰乳吸收法、氧化镁(MgO)吸收法、钠(钾)吸收法和氧化吸收法等。
  
  氨吸收法:用氨水吸收烟中的 SO2,生成亚硫酸铵[(NH4)2SO3]和亚硫酸氢铵(NH4HSO3)。此法最早用于冶炼烟气脱硫。因氨蒸汽分压较高,在脱硫过程中,氨有损失,当吸收液在50℃、pH值大于6时,吸收液中的(NH4)2SO3和NH4HSO3易生成微粒状白烟;当pH值小于6时,白烟消失,NH3的损失减小,但SO2的吸收率降低。为提高吸收率,应不断补给氨水以控制吸收液的pH值在6左右。NH3法吸收生成的(NH4)2SO3和 NH4HSO3经氧化可得(NH4)2SO4。对吸收SO2后的吸收液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回收不同副产物。
  
  根据回收的副产物不同,氨吸收法可分为:①氨-硫酸铵法:在吸收液中加入氨水可生成(NH4)2SO3,在氧化塔中用空气加压氧化,可回收(NH4)2SO4;在吸收液中加入H2SO4,则得到(NH4)2SO4,并回收浓SO2。②氨-石膏法:用氨水调整吸收液的pH值,在氧化生成(NH4)2SO4的溶液中加入Ca(OH)2生成CaSO4和氨水,氨水为吸收剂可循环使用。③蒸汽解吸法:吸收液减压加热使NH4HSO3分解,生成(NH4)2SO3,同时回收浓SO2。分离出(NH4)2SO3结晶后的溶液返回作循环吸收液。④氨-硫磺回收法:加热使吸收液浓缩,可分解出SO2、NH3和水蒸汽的混合气体,在混合气中加入还原气体H2S,可回收单体硫。
  
  石灰石或石灰乳吸收法:以CaCO3粉末和Ca(OH)2为吸收剂脱去烟气中的SO2,副产物为CaSO4·2H2O。石灰乳吸收法对 SO2的吸收效率取决于吸收液的pH值和吸收时液气比。如吸收液pH值近于6,液气比大于4,脱硫率达90%以上。石灰乳浓度通常为5~15%,石灰乳浓度增高,吸收速度降低。
  
  氧化镁吸收法:用pH值为8~8.5的5%MgO,乳浊液为吸收剂,回收烟气中SO2。Mg(OH)2吸收液与烟气中SO2反应生成物经脱水、干燥后,成为晶体状的亚硫酸镁和硫酸镁。可采用沥青焦煅烧,回收MgO和高浓度SO2。MgO用水调制成乳浊液可循环使用,高浓度SO2可制H2SO4和单体硫。
  
  钠(钾)吸收法:以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或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等碱性溶液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SO2,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亚硫酸氢钠(NaHSO3),或亚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钾。在工业装置上多用NaOH或Na2CO3作为吸收液。吸收液吸收SO2后有多种处理方法。主要有抛弃法、直接利用法和回收法。抛弃法是将含亚硫酸盐的吸收液经氧化直接排入环境。直接利用法是将含Na2SO3的吸收液输送造纸厂去蒸煮纸浆。回收Na2SO3和Na2SO4法是用NaOH调整吸收液的pH值,并浓缩吸收液,从中析出Na2SO3;也可用 NaOH 调整吸收液的pH值,经空气氧化,使Na2SO3氧化成Na2SO4,再浓缩析出Na2SO4。回收浓SO2法是把含NaHSO3的溶液的pH值控制在5.8~6间,加热分解回收高浓度SO2,生成的Na2SO3结晶加水再生循环使用。回收 CaSO4法是在吸收液中加入CaCO3粉末或Ca(OH)2搅拌,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Na2SO3和CaSO3,经空气氧化可回收CaSO4
  
  氧化吸收法:在液相中用氧化剂或以铁离子为催化剂,以空气为氧化剂,使SO2氧化成SO3,再用H2SO4吸收SO3。如用次氯酸钠(NaClO)氧化剂吸收SO2,生成H2SO4和NaCl,吸收液加入Ca(OH)2可回收CaSO4,回收CaSO4后吸收液电解可再生NaClO循环使用。
  
  新的排烟脱硫技术,如冷冻脱硫、海水脱硫、电子射线脱硫和膜分离技术脱硫,以及从烟气中同时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正在探索中。
  
  燃料脱硫 大气的SO2污染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造成的。为防止污染,可使用低硫燃料。一般来说净化后的气体燃料(如低硫天然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都是低硫燃料,直接燃烧基本上不会造成SO2污染。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的含硫量因产地而异。一吨煤含5~50公斤硫;一吨原油含5~30公斤硫,重油的含硫量高于原油1.5~2倍。燃烧形成的SO2为可燃硫量的2倍。因此,预先对燃料脱硫,是防止大气硫氧化物污染的基本方法之一。
  
  高烟囱排放 利用自然净化能力控制烟气中SO2对环境污染的方法。高烟囱排放有利于煤烟中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扩散稀释。烟囱越高,平均风速越大,扩散稀释作用越强。目前这一方法为许多国家采用。但高烟囱排放并不能减少排出的污染物总量,只是由于大气湍流的扩散稀释作用,降低了SO2等污染物的浓度。自然界的净化能力有一定限度,随着污染物总量增多,就会在某种气象条件下出现区域性的环境质量恶化,甚至会引起相邻的地区和国家下酸雨。加拿大建有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排放煤烟的烟囱,高385.5米。
  
  

参考书目
   З.∏.罗津克诺普著,南京化工研究院译:《从工业气体中回收二氧化硫》,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66。
   A.V.斯莱克著,上海市轻工业设计院技术情报组、上海同济大学供热通气教研室译:《废气脱硫》,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