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ronsheard

毛黄栌(林)
3) Verticillium Wilt

黄栌林
1.
Soil Microorganisms in the Cotinus Coggygria Plant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Verticillium Wilt;
黄栌林土壤微生物及其与枯萎病的关系
4) cotinus coggygria scop

黄栌
1.
In the past years, the leaf of Common Smoketree(cotinus coggygria scop.

为使从黄栌叶中提取酸工业化 ,充分利用其剩余废液 ,减少污染。
2.
Cotinus coggygria Scop.

黄栌是北京著名的风景园林绿化树种,但是近年来黄栌枯萎病的严重发生,不仅破坏了红叶景观,而且造成黄栌的大量枯死,成为严重影响北京城市景观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灾害。
5) Cotinus coggygria

黄栌
1.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s coggygria L.cv.Purpureus and Cotinus coggygria in Seedling Stage;
红栌与黄栌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2.
Isolation and Screening of Endophytic Antifungal Fungi from Cotinus coggygria Roots;

黄栌根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拮抗真菌筛选
3.
Pathogenicity of different fungus strains on Cotinus coggygria;

不同真菌菌株对黄栌的致病性研究
6) purpureus

红叶黄栌
1.
Studies on the extraction of red pigment from purpureus(Cotinus coggygria var.cinerea)and its stability;
红叶黄栌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及稳定性研究
2.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thocyanin and Physiology Property with Spraying K in the Leaves of Purpureus;
红叶黄栌叶片色素特性及钾元素对叶片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补充资料:红叶黄栌种子育苗技术
红叶黄栌为漆树科黄栌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该树叶形秀丽,秋季叶片变红色,晚霜后颜色更加鲜艳壮观,是优良的绿化树种一般采用种子育苗。
一、种实采集
红叶黄栌3至4月开花,6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及时选取幼龄健壮母树,剪取果穗,除去穗枝、果柄,放入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至3天,搓烂果肉,除去蜡质,选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阴干后贮藏。
二、层积催芽
红叶黄栌种子须经层积处理后才可播种。12月下旬至1月上旬,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阴背风的地方,挖深、宽各1米的坑,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好。将种子倒入坑内,距地面15厘米处,全部填入河沙,上面覆土成馒头状,在坑内竖一草把用来通气,层积期间经常检查种子的湿度和发芽情况。翌年春季,种子有三分之一露白时即可播种。
三、圃地选择
红叶黄栌喜温暖,幼树较耐阴,耐干旱瘠薄。圃地应选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每亩施入2500至3000公斤有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好),用50%的辛硫磷800倍液,每亩施入200公斤处理土壤,以防地下害虫;每亩用50公斤硫酸亚铁磨碎后施入士中,以防幼苗立枯病。
四、播种育苗
春播要适时早播,一般在土壤化冻后即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采用开沟条播,沟距30厘米,深3厘米,经催芽的种子播前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每亩用种量4至5公斤,覆土1.5至2厘米,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密接。
五、苗期管理
种子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播后20至25天左右出苗。为提高成活率,要早间苗,第一次间苗在苗高3至4厘米时进行,去弱留强,去密留稀。以后根据幼苗的生长发育,进行1至2次间苗,最后一次间苗应在苗高10至15厘米时进行。
根据红叶黄栌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发育规律,及时补充肥料,幼苗生长前期以氮肥、磷肥为主,苗木速生期应以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苗木硬化期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用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抗寒力。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多在灌溉后或雨后进行,行内松土深度要浅于覆土厚度,行间可适当加深。(来源:中国花卉报2003-06-07)
一、种实采集
红叶黄栌3至4月开花,6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及时选取幼龄健壮母树,剪取果穗,除去穗枝、果柄,放入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至3天,搓烂果肉,除去蜡质,选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阴干后贮藏。
二、层积催芽
红叶黄栌种子须经层积处理后才可播种。12月下旬至1月上旬,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阴背风的地方,挖深、宽各1米的坑,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好。将种子倒入坑内,距地面15厘米处,全部填入河沙,上面覆土成馒头状,在坑内竖一草把用来通气,层积期间经常检查种子的湿度和发芽情况。翌年春季,种子有三分之一露白时即可播种。
三、圃地选择
红叶黄栌喜温暖,幼树较耐阴,耐干旱瘠薄。圃地应选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每亩施入2500至3000公斤有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好),用50%的辛硫磷800倍液,每亩施入200公斤处理土壤,以防地下害虫;每亩用50公斤硫酸亚铁磨碎后施入士中,以防幼苗立枯病。
四、播种育苗
春播要适时早播,一般在土壤化冻后即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采用开沟条播,沟距30厘米,深3厘米,经催芽的种子播前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每亩用种量4至5公斤,覆土1.5至2厘米,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密接。
五、苗期管理
种子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播后20至25天左右出苗。为提高成活率,要早间苗,第一次间苗在苗高3至4厘米时进行,去弱留强,去密留稀。以后根据幼苗的生长发育,进行1至2次间苗,最后一次间苗应在苗高10至15厘米时进行。
根据红叶黄栌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发育规律,及时补充肥料,幼苗生长前期以氮肥、磷肥为主,苗木速生期应以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苗木硬化期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用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抗寒力。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多在灌溉后或雨后进行,行内松土深度要浅于覆土厚度,行间可适当加深。(来源:中国花卉报2003-06-0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