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ipkow disk

尼普科夫(扫描)盘
2) nit
[英][nɪt] [美][nɪt]

尼普科夫圆盘
3) Paul Gottlieb Nipkow (1860~1940)

尼普科夫,P.G.
5) keyboard scan

键盘扫描
1.
Then,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keyboard scan,dejittering and serial communication are mainly discussed.
首先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及整体结构,接着重点讨论了键盘扫描及去抖动电路与串行通信电路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正确的仿真实验结果。
6) scanning rotation plate

扫描转盘
补充资料: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
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 Markovnikov rule 有机反应中的一条规律。1870年由 B.B.马尔科夫尼科夫发现。马氏规则规定: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中,加成试剂的正性基团将加到烯烃双键 ( 或叁键 )带取代基较少 (或含氢较多 )的碳原子上 。它阐明了在加成试剂与烯烃发生反应中,如可能产生两种异构体时,为何往往只产生其中的一种。例如,在卤化氢对异丁烯的加成反应中,HX 的正离子H连接到双键末端的碳原子上,形成叔卤代物: ![]() 马氏规则的这种具有选择性的加成称为区位选择,可以用电子效应来阐明 。带正电荷部分的Y首先进攻双键,它倾向于加成到双键中电子密度较高的一端,同时所生成的正碳离子一端带有取代基: ![]() 由于烷基的超共轭稳定作用,有利于正电荷的分散,结构式a比b稳定,是加成反应的主要方向。因此,马氏规则可以用来预示亲电加成反应的方向。 在自由基加成反应中,加成试剂对烯烃的加成位置往往与马氏规则不一致。例如,在溴化氢对异丁烯的加成反应中,若在过氧化物的作用下,则溴原子连接到末端碳原子上,而不是按马氏规则所预示那样,连在第二碳原子上,结果得到2-甲基溴丙烷: ![]() ![]()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