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panese podcarpus
					 
	
					
				
				 
	
					
				竹柏<林>
			
					2)  Podocarpus nagi
					 
	
					
				
				 
	
					
				竹柏
				1.
					Study on Superior Individual Selection of Podocarpus nagi and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竹柏优良单株选择及相关性状研究
					2.
					Nursery trail of sixteen provenances of Podocarpus nagi in Nanping area,Fujian,China;
					 
					
						
						 
					
						16个竹柏种源在福建南平地区的苗期试验
					
					3)  Berlin
					[英][bə:'lin]  [美][bɝ'lɪn]
					 
	
					
				
				 
	
					
				柏林
				1.
					A Survey of Strategies for Conservation of Urban Biodiversity by Habitat Investigation in Berlin, Germany;
						
						从柏林的生境调查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
					2.
					Revelation of Contemporary Urban Construction in Berlin;
					 
					
						
						 
					
						得失交织的当代柏林城市建设
					3.
					Low-Energy-Gonsumption Regeneration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Monuments in Berlin;
					 
					
						
						 
					
						德国柏林工业保护建筑的低能耗改造
					
					4)  Baizhu gels
					 
	
					
				
				 
	
					
				柏竹凝胶
			
					5)  Nageia
					 
	
					
				
				 
	
					
				竹柏属
				1.
					The Identification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Nageia and Its Pharmaceutical Effect;
					 
					
						
						 
					
						竹柏属植物的分类、地理分布及药用价值
					2.
					Chloroplast matK gene phylogeny of Taxaceae and   Cephalotaxaceae, with additional reference to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Nageia;
						
						红豆杉科及三尖杉科的分子系统发育——兼论竹柏属的系统位置
					3.
					Conducting Tissue of Leaves in Nageia and Podocarpus;
					 
					
						
						 
					
						竹柏属和罗汉松属叶输导组织的观察
					
					6)  Nageiaoids
					 
	
					
				
				 
	
					
				竹柏类
				1.
					RAPD Analyses of Nageiaoids;
					 
					
						
						 
					
						竹柏类植物的RAPD分析
					补充资料:长叶竹柏
		 现状 渐危种。长叶竹柏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珍稀树种,除个别地区分布较集中外,多为 零星散生,由于长期砍伐而不保护、种种植,现存资源甚少。
现状 渐危种。长叶竹柏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珍稀树种,除个别地区分布较集中外,多为 零星散生,由于长期砍伐而不保护、种种植,现存资源甚少。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20-30米,胸50-70厘米;树干通直,树皮褐色,平滑,薄片状脱落;小枝树生,灰褐色。叶交叉对生,质地厚,革质,宽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无中脉,有 多数并列细脉,长8-18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多条气孔线。雌雄异株,雄球花状,常3-6穗簇生叶腋,有数枚苞片,上部苞腋着生1或2-3个胚株,仅一枚发育成种子,苞片不变成肉质种托。种子核果状,圆球形, 为肉质假种皮所包,径1.5-1.8厘米;梗长2.3-2.8厘米。
地理分布 分布于广东高要、龙门、增城,海南跺罗山、坝王岭、尖峰岭、黎母岭,广西合浦,云南蒙自、屏边等地。生于海拔800-900米的山地林中。越南、柬浦寨也有分布。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分布区较广,水热条件差异大,年平均温18-25℃,1月平均温6-20℃以上,极端最低温在海南为4℃以上,在内陆可低至-1℃或更低;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 为中性偏阴树种,散生于山地雨林常绿阔叶林中,在林冠蔽下能正常生长,结实较多,种子发芽力强,林下生苗生长旺盛。土壤为山地赤红壤或山地黄壤,pH值5.5-7.0。以在深厚、疏松、湿润、多腐殖质的砂壤土或轻粘土上,生长较为迅速。幼龄时生长缓慢,5年生以后逐渐加快,30年生达到最高峰,此后生长逐渐减慢。定植后20年结实。主根直而明显,侧根短小,集中于根颈下25厘米处,细根少,常具根瘤。3-4月开花,10-11月种子成熟。
保护价值 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材质较软轻,切面光滑,不开裂、不变形。为高级建筑、上等家俱、乐器、器具、雕刻等用材;种子含油量30%,为不干性油;树形美观,可 为庭园绿化树种。
保护措施 除海南尖峰岭等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本树种爱护外,建议将广东龙门县南昆山林区的长叶竹柏林划为保护林,并扩大造林面积,使其种质资源得到保护和发展。
栽培要点 当种子假种皮呈蓝紫色时即可采种,不宜曝晒和久藏,应随采随播或沙藏至翌年3月播种。播后20天左右始发芽,优质种子的发芽率90%以上。幼苗出土后,要遮荫。两年苗高80-100厘米即可出圃。也可用大营养袋育苗,生长更快。或于春季采用嫩枝扦插。造林地宜选在阴坡或半阴坡、空气湿度较大、土壤肥厚的砂壤土上。以雨季造林为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