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南斯拉夫船舶登记局
1)  Jugoslavenski Registar Brodova
南斯拉夫船舶登记局
2)  ship's registry office
船舶登记局
3)  Russian Register of Shipping
俄罗斯船舶登记局
4)  Registrar General of Shipping
船舶登记总局
5)  RS
苏联船舶登记局
6)  The Polish Register of Shipping
波兰船舶登记局
补充资料: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
Yugoslavia

   欧洲巴尔干半岛中北部的共和国。全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面积10.22万平方千米。人口1052.4万(1990)。主要有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阿尔巴尼亚人、穆斯林人、匈牙利人。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首都贝尔格莱德。
   
   

南斯拉夫国旗


   
   

首都贝尔格莱德鸟瞰


   
    地理   西部与克罗地亚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接壤,北部和西北部同匈牙利、罗马尼亚为邻,东部与保加利亚相接,南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毗连,南部部分地区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200千米 。境内多山脉 、多河流。贾拉维查峰为最高点,海拔2656米。气候主要为大陆性和地中海型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夏季 24~27℃。年均降水量400~700毫米。共和国由塞尔维亚、黑山两共和国和伏伊伏丁那、科索沃两个自治省组成。
   
   

地图:南斯拉夫


    历史   6~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向南越过喀尔巴阡山脉,移居巴尔干半岛  9 世纪起开始 形成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杜克里亚(后称泽塔,在现黑山地区)等国。14 世纪时 ,塞尔维亚曾是巴尔干最强盛的国家 。15世纪起奥斯曼帝国征服塞尔维亚,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及黑山部分地区和马其顿等地区,建立了长达 5 个世纪的军事封建统治。而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则处于奥地利统治之下。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进行了长期斗争。1878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获国际承认 。1912 ~1913年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黑山、希腊、保加利亚联合击败土耳其军队,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成立了以塞尔维亚国王卡拉奇为君主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一世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 4 月,德意法西斯军队入侵并占领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共产党成立了以铁托为首的人民解放游击队总司令部,同年7月7日在全国发动武装起义。1945年5月15日全国解放,11月29日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铁托任主席。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长期由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执政。南斯拉夫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立了自治的社会制度,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进入80年代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开始陷入社会、经济危机。南联邦的 6个共和国(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黑山和马其顿)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1990年,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放弃一党制并自身解体后,各共和国分别举行了首次多党制选举;民族主义政党普遍获胜,民族分离主义倾向迅速公开化。1991年已存在了73年的统一的南斯拉夫终于走向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及马其顿4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3 年3月,联盟议会选举孔蒂奇为总理,并批准新政府的组成。1993年 6月,佐兰·利利奇出任总统。1997年7月,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出任总统。

    政治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规定总统和总理不能选自同一共和国,联盟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共和院和公民院。共和院设40个议席,两共和国各占一半。公民院至少设60个议席,议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
   南斯拉夫2个主要政党是 :①塞尔维亚社会党。1990年由原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和塞尔维亚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合并而成。②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原黑山共产主义者联盟,1991年改现名。
    经济   南斯拉夫曾属中等发达国家。主要经济部门为矿冶、汽车制造、纺织和食品加工等。90年代以来,由于受地区性危机和联合国制裁的影响,经济状况恶化。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剧增,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1993年3月新政府执政后, 颁布施政纲领,强调要恢复经济,制止通货膨胀,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体系。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100亿美元。货币单位第纳尔 。1993年10月和12月,国家银行两次更新货币 ,1第纳尔相当于1000万亿旧第纳尔。由于第纳尔信誉下降,已逐渐被马克和美元取代。
   矿藏有铜、铅、锌、铝、煤等。森林覆盖率28%。水力资源丰富。农业很发达。耕地面积为274.6 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37%。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素有粮仓之称。主要农牧业产品有小麦、玉米、肉类、奶等。南斯拉夫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南斯拉夫北部冲积平原粮田


   
   南斯拉夫交通运输方便。地扼欧洲重要交通枢纽。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铁路总长3969千米,其中1342千米已电气化。公路总长4.75万千米,其中现代化公路2.79万千米。国内水运航道长1375千米。位于黑山共和国的巴尔海港较大。境内有5个机场,主要机场为贝尔格莱德和苏尔钦机场。
   进口贸易采取基本自由的政策;鼓励出口 。1992年5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南斯拉夫实行全面制裁的第 757 号决议后,对外贸易陷入停顿状态。主要出口粮食、水果、蔬菜 、有色金属 、钢铁以及服装等 。主要进口石油 、天然气、原料、公路交通工具等。欧洲共同体为主要贸易对象。
    文化教育   南斯拉夫实行8年制义务教育。7~10岁的儿童均能受到基础教育。著名大学有贝尔格莱德大学、普里什蒂那大学等。主要报纸为《战斗报》和《政治报》,用塞尔维亚文出版。全国共有电台69个、6个电视台。
    对外关系   前南斯拉夫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主张在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完全平等的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关系。因受前南危机和波黑冲突的影响,南斯拉夫的国际地位十分孤立。联合国安理会除第 757号决议对南斯拉夫实行全面制裁外,又于1992 年9月19日通过第 777号决议 ,决定中止南斯拉夫的联合国席位。9  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同样内容的决议。此后,南斯拉夫在许多重要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中的席位均被中止。1993年4月17日 ,安理会又通过第 820 号决议,决定加强对南斯拉夫制裁。因此,争取早日解除制裁和重返国际社会,成为南斯拉夫当前对外政策的中心问题。
   南斯拉夫同中国的关系一向正常、良好。1992年4月27日,中国宣布原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大使转任为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