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
1) upright equilibrium
正浮状态平衡
2) balanced status
平衡浮态
1.
The optimizing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ship balanced status.
从实用角度出发,应用优化技术,确定船舶斜浪中的平衡浮态,在传统方法基础上更接近实际状态。
3) balance state
平衡状态
1.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in balance state is studied by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lecular mechanics.
从分子力学角度出发,用微观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处于平衡状态时无结构土壤中水的力学特征。
4) equilibrium state
平衡状态
1.
The affirmation to equilibrium state of Millikan oil drops;
密立根油滴平衡状态的确定
2.
Form finding of slack cable assembly under geometrically unstable equilibrium state;
松弛悬索体系几何非稳定平衡状态的找形分析
3.
Study of form and force for unstable systems in geometrical stable equilibrium state;
可变体系的几何稳定平衡状态及受力分析
5) equilibrium
[英][,i:kwɪ'lɪbriəm] [美]['ikwə'lɪbrɪəm]
平衡状态
1.
Aiming at the solving problem of equilibrium solution of this nonlinear model,geometry theory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s adopted,and the relative calculation formula is given.
采用微分方程几何理论分析河流综合水质模型的基本方程,探讨了河流综合水质模型的平衡状态解的求解方法,并给出相关计算公式。
2.
The measure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because it can reflect the influence on the network efficiency induced by flows,travel cost and travel behavior under the equilibrium state of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regardless of the what type of equilibrium.
该方法综合反映了在达到平衡状态下的交通网络中,交通流量、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和旅行费用等因素对网络效率的影响,可以用来对交通网络的运行绩效进行合理的估计,且适用于任意平衡状态下的交通网络。
6) balanced state
平衡状态
补充资料:非平衡态化学
长期以来,物理学家认为自发过程总是使体系趋于平衡。有序原理是唯一的支配从无序列到有序的物理学原理,但当用这个有序原理来解释生物学现象时却碰到了很大麻烦。按照几率观点,生物有序状态的形成是一种高度不可几的事件。大家都知道,自然界中约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包括成千上万个氨基酸,这成千上万个氨基酸分子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假定各种排列方式的出现几率是相等的,那么形成某种特定氨基酸排列方式的蛋白质分子的几率是极小的。假如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排列方式可以自动调整,若要得到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蛋白质分子,需要等待的时间长得不可想象。比方说一个具有10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这些氨基酸分子中包括20个不同的种类,那么这100个氨基酸分子可有多达约10130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假定蛋白质分子每秒可变换其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方式有100万次(实际上显然不可能这么快), 那么要形成一个特定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需要等待长达10的124次方秒,而根据目前资料表明地球的年龄才只有10的17次方秒,因此上面的推理显然不正确。这清楚地说明根本不可能用有序原理的几率概念来解释生物有序的现象。实际上即使在无生命界也能发现许多自发形成的有序结构现象,比如天空中时而形成的鱼鳞状白云,一些岩石的规则花纹,松花蛋中的漂亮“松花”等等。这些自组织现象显然是一种高度不可几事件,只能用非平衡原理来解释。 按照经典热力学的观点,非平衡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可逆过程总是起一种耗散能量和破坏有序结构的作用。为了描述实际体系和实际过程必须抛弃热力学方法而采用动力学的方法。在某些条件下,体系通过和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以及通过内部的不可逆过程(能量耗散),无序态有可能失去稳定性,某些涨落可被放大而体系达到某种有序的状态,这种有序状态被称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因为他们的形成需要能量的耗散。 耗散结构这一新概念的确立,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它第一次使人们认识到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也可以在建立有序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人们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有序现象,也有利于去利用这些有序现象,因而它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