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rrick
[英]['derɪk] [美]['dɛrɪk]
德立克吊
2) Eduard·Hanslick
爱德华·汉斯立克
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Zofia Lissa s Thinking of Musical Aesthetics and that of Eduard·Hanslick;
爱德华·汉斯立克为了使他的“形式”即内容 ,内容即形式”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提出了所谓“精神内涵”的概念范畴 ,其实是指一种幻想力 ,这与康德所说的“天生的心理能力”是一脉相承的。
3) 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
圣克劳德州立大学
1.
Taking 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e author has introduced the degree system,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the students campus life of the US universities and tried his best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 university s education,especially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以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为例,介绍了美国大学的学位制度、管理制度、学生校园生活;探讨了美国大学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和课堂教学的特点;指出在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美国的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育资源利用、个性发展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4) Pandekten legislative mode
潘德克吞立法模式
1.
Pandekten legislative mode had been used in the German Civil Code in the first time,from then on,many continental law countries had followed this mode.
潘德克吞立法模式为《德国民法典》所首创,并为大陆法系许多国家民法典制定所效仿。
6) crane
[英][kreɪn] [美][kren]
克令吊
1.
Force calculation for connect bolt in crane foundation flange;
克令吊底座法兰螺栓的受力计算
2.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hydraulic oil for marine crane;
船舶回转式液压起货机——克令吊液压油的特性与使用
3.
Evaluation on 20,000 DWT MPV Crane Modification Engineering;
20000DWT多用途船克令吊改造工程评估
补充资料:爱德华·斯通
爱德华·斯通
(Edward Durell Stone,1902-1978)
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典雅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920-1923年在阿肯色大学学习艺术,后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1927年获奖学金赴欧洲学习两年,与欧洲的现代建筑运动有所接触,1930年进入纽约的一家建筑事务所,1936年自己成立事务所,1937年设计了纽约市第一座国际式建筑――现代艺术博物馆。第二世界大战后,曾任耶鲁大学建筑学副教授(1946-1952)。
斯通的作品具有个性,设计手法始终如一,他在重视理性的同时,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并能使人联想到古典主义或古代建筑形式。在后期多产的年代中,他反复使用的设计手法和词汇也正是从古典主义派生出来的。他的代表作品有纽约现代艺术馆(1959,现为纽约文化中心)、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1971)、芝加哥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大楼(1974)、新德里美国驻印度大使馆(1955)、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1958)等。著有自传《一个建筑师的成长》(196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