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贝克莱派唯心主义
1)  Berkeleian idealism
贝克莱派唯心主义
2)  Berkeleianism [英]['bɑ:kli:ə,nɪzəm, 'bɜ:-]  [美]['bɑrkliə,nɪzəm, 'bɚ-]
贝克莱主义
3)  Berkeleian ['bə:kli(:)ən]
贝克莱派
4)  mentalism [英]['mentəlizəm]  [美]['mɛntḷɪzṃ]
唯心主义
1.
To explore the etiology of hysteria through the aspect of mentalism.
从唯心主义角度分析癔症病因,为揭示癔症形成提供新的思路。
2.
The criticism and transcendence to Hegelian mentalism and Feuerbach s visual materialism is the new materialism philosophical theory origination of Marx.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与超越,是马克思建立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起点。
3.
But it is of the bourgeoisie,so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ntalism and lacks philosophical principle.
但它毕竟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范畴,具有唯心主义特色,缺乏严格的哲理。
5)  idealism [英][aɪ'di:əlɪzəm]  [美]['aɪ'diə'lɪzəm]
唯心主义
1.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development of idealism negate and negate;
现代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否定之否定的发展
2.
Persisting i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Opposing to Idealism;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
3.
This artictle has analysed the true nature of idealism in philosophy and the origin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produced by idealism.
本文分析了哲学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产生的认识论的根源。
6)  Idealism Notion
唯心主义观
1.
A Probe on Lenin s Idealism Notion Via “Note on Philosophy”;
从《哲学笔记》看列宁的唯心主义观
补充资料:贝克莱
贝克莱(1685~1753)
Berkeley,George

   18世纪英国哲学家,主教,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1685年3月12日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郡, 1753年1月14日卒于牛津。1700 年入都柏林三一学院读书,获文学硕士学位,在学院里担任过辅导员、希腊语和希伯来语讲师等职。曾多次游历巴黎和意大利的许多城市。1721年被授予神学博士,并就任高级研究员。1724年被任命为德利教区的教长。1734年被任命为爱尔兰克罗因教区的主教。贝克莱力图建立一种既能维护宗教神学,又能修正科学实质的思想体系。他从J.洛克的经验论出发,承认知识起源于感觉。但他认为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他把观念划分为三种:感觉观念、反省观念和想象观念。这三种观念虽有差别,但最后都归于感觉 。在这个意义上 ,观念就是感觉。在贝克莱看来,不是由物派生感觉观念,而是由感觉观念派生物,物是“一些观念的集合”。这就是贝克莱修正洛克的经验论而提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图片

图片


   
   贝克莱还认为,知识对象即观念是在心灵或自我中存在并为它所感知的。这就是贝克莱所提出的“存在即是被感知”的著名命题。贝克莱还以夸大感觉的相对性来否定物质属性的客观性。他说,所谓广延、形状、运动完全是相对的,是随着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相应改变的,因此它们完全依赖于人心,无需“假设”那种独立于人心之外的物质实体来作为它们存在的“支撑物”。所以,哲学上的所谓物质实体,只不过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抽象概念。物质就是“虚无”。
   贝克莱认为观念不能来自物质,只能来自某种精神,但个人精神是有限的,不能产生那种稳定的、以有规则的系列出现在人心中的观念。因此这种观念只能是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即上帝所产生的。
   贝克莱为了给宗教神学建立新的理论基础,企图调和科学和宗教的尖锐矛盾。他还把科学放在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在他看来,一切自然事物和现象都只是各种观念的集合,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表示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而只表示一个符号同用符号所标志的事物的关系。他把自然规律说成是上帝的意旨,是上帝把观念印入人心时所依据的最一般规则。因此,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在于了解上帝所造的那些标记,而不是认识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
    贝克莱的主要著作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论消极服从》等。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标志着英国经验论历史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对后来英国和西方的唯心主义流派发生了很大影响。D.休谟的不可知论和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流派,都与贝克莱哲学一脉相承。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