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二级禁戒谱
1)  second forbidden spectrum
二级禁戒谱
2)  forbiden spectra
禁戒谱线
1.
The influence of the material density and radiant density on the strength of the forbiden spectra is considered.
本文对物质密度和辐射密度对禁戒谱线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解释了通常实验室条件下禁戒谱线不出现的原因。
3)  first-forbidden spectrum
一次禁戒谱
4)  forbiddenness
禁戒
5)  forbidden β-ray spectrum
禁戒(跃迁)β射线谱
6)  forbidden transition
禁戒跃迁
1.
9174 ms by approaching method,and the absolute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 of RQ(5) ro-vibrational line of the(3,0) band in the triple forbidden transition b1∑g+–X3∑g-.
采用连续激光腔衰荡光谱技术,通过测量O2分子三重禁戒跃迁b1∑g+X3∑g-(3,0)带RQ(5)谱线(波数17266。
2.
For stronger forbidden transition line, two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re metastable and enough small electron density.
讨论了禁戒跃迁出现较强谱线需要的两个条件,对满足上述条件的上层大气中的原子氧(OⅠ)和离子氧(OⅡ)的可见光波段禁戒线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对应指出产生这些O(Ⅰ,Ⅱ)禁戒线的光化学反应。
3.
The energy intervals, spontaneous transition possibilities and oscillator strengths of forbidden transitions for Be like ions (Z=21~92)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relativistic many configurations method with Breit correction, QED correction and nuclear effective volume correction.
根据全相对论多组态方法 ,采用GRASP2 程序 ,系统计算了类铍离子等电子序列 (Z =2 1~ 92 )禁戒跃迁(1s2 2 pnd) 1 (n=3~ 4) (1s2 2 p3-d )0 的能级间隔、自发跃迁系数和加权振子强度。
补充资料:日冕禁线
      在日冕内层中高次电离离子的禁戒跃迁所产生的发射线。
  
  由量子力学得知,满足和不满足选择定则的跃迁分别称为容许跃迁和禁戒跃迁,相应的谱线称为容许谱线和禁戒谱线,后者简称为禁线。一般情况下,禁戒跃迁并不是绝对被"禁止",只是其跃迁几率甚微,仅为容许跃迁的10-5~10-8。但是,原子或离子处于某激发态的平均寿命等于其相应跃迁几率的倒数,在那些不能发生容许跃迁的激发态──亚稳态上,原子或离子的平均寿命比在一般激发态上的要长105~108倍,从亚稳态向下的跃迁只能是禁戒跃迁。所以,产生禁线的首要条件是激发态必须是亚稳态,而产生明亮的禁线就要求一定的物理条件了。
  
  自1869年发现最强的日冕发射线波长为5303埃的绿线以后,多次日全食观测和日冕仪观测相继发现许多发射线。然而,这些发射线的波长,同实验室中和太阳其它部分的谱线都不一样。只能将它们归属于一种假想的只存在于日冕中的元素-佪发出的谱线。随着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光谱实验手段的进步,终于出现了重大突破。1939年,格罗特里安指出波长为6374和7892埃分别同离高次电离子 FeX和FeⅪ的两条禁线波长相近。随后,埃德伦证认出已发现的大多数谱线分别属于铁、镍、钙等的高次电离离子的禁线。这些元素的原子由于日冕中高速电子的不时撞击而丧失外围的 9~14个电子,成为9~14次电离的离子。
  
  日冕的物理状态极有利于禁线的产生。日冕的电子温度高达 100万度以上,电子的平均动能为几百电子伏。高次电离离子与快电子碰撞而被激发,但由于日冕辐射场的能量密度太小,不足以使处于亚稳态的离子发生向高能级跃迁;又由于日冕气体密度很低,高次电离离子与慢电子连续两次碰撞而使离子离开亚稳态的时间间隔大于离子处于亚稳态的寿命,因此,亚稳态上集聚着大量的激发离子。而禁线的强度正比于亚稳态上的离子数与禁戒跃迁几率的乘积,并且日冕对禁线辐射几乎是完全透明的,于是,明亮的日冕禁线便得以产生并被我们观测到。
  
  附表给出了波长约 3000~11000埃范围内较为重要的日冕禁线的类别、谱线的强度、等值宽度的实测结果和证认结果。表中所列Ⅰ,Ⅱ,Ⅲ类是以谱线所属离子的电离电位为依据划分的,电离电位(亦即电离温度)增高,类别数字随之变大。由此,不难理解下述由长期观测获得的不同类别谱线的强度同太阳活动周期和日面边缘局部区域活动程度有关:第Ⅰ类谱线在太阳活动极小期间以及宁静区上空最为显著;第Ⅱ类谱线在太阳活动极大期以及活动区(如黑子、谱斑)上空显著;第Ⅲ类谱线仅在高激发区(如大黑子、耀斑)的上空或周围(如环状日珥)才显著。
  
  空间探测获得了大量的高分辨率的紫外线、远紫外线和X射线波长区域的日冕发射线光谱,这就有力地促进了日冕发射线的证认和研究工作。用于证认的实验装置能够达到约一亿度的高温和获得能量约百万电子伏的光子。已经证认出了相当数目的禁线,如:[FeⅫ]λ2170、[SiⅨ]λ2150、[OⅣ]λ1400、[FeⅫ]λ1242等等。
  
  

参考书目
   H.Zirin,The Solar Atmosphere,Blaisdell Publ.Co., Waltham, 1966.
   E.G.Gibson,The Quiet Sun,NASA,Washington,197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