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斯巴达奴隶制
1)  helotism [英]['helətizəm]  [美]['hɛlət,ɪzəm]
斯巴达奴隶制
2)  Helot [英]['helət]  [美]['hɛlət]
斯巴达奴隶
3)  Old Babylonian slave-owning economy
古巴比伦奴隶制经济
4)  slavery [英]['sleɪvəri]  [美]['slevərɪ]
奴隶制
1.
The Feudalism and the Slavery in the History of Thailand;
泰国历史上的封建制与奴隶制
2.
A Comment on Montesqieu s Ideas about Slavery;
孟德斯鸠的奴隶制思想述评
3.
After the civil war,the southerners tried to write slavery out of the history of the war,on the other it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uccessive generation ,and the very act of passing down cultural propaganda attitudes to children was to make the institution properly maintain.
战后,南方人努力把奴隶制从他们的历史中删除,从而使他们的体制合法化,另一方面他们又向他们的接班人灌输只有相信并继续这样的文化渗透,他们原有的权利体制才不会遇到来自北方政府的质疑。
5)  slavery system
奴隶制度
1.
Morrison tells the readers through the book that the black people are able to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lavery system and heroically stride toward a new life, and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all this depends on the joint effort of the blacks themselves.
莫里森通过作品告诉读者黑人最终能够消除奴隶制度的影响 ,并且勇敢的迈向新的生活 ,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黑人的共同努力。
6)  slave system
奴隶制
1.
The slave system politics was the decisive factor of the rise of scientific culture,and the slave system economy wa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science culture rise,the ancient Greece myth was the thought headspring of scientific culture rise.
古希腊有着灿烂辉煌的科学文化成就,它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而古希腊的奴隶制度对科学文化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conomy under slave system in ancient Egypt, the valley of two rivers, China and Greece have different historical features and economic content.
古代社会的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和希腊奴隶制工商经济的产生、发展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和经济内容。
补充资料:斯巴达
斯巴达(公元前7世纪末~公元396年)
Sparta

   古代希腊的城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科尼亚。
   
   

斯巴达雷乌克特拉之役的胜利纪念碑

斯巴达雷乌克特拉之役的胜利纪念碑


   
    国家形成和早期发展 约公元前10世纪,多利亚人在拉科尼亚建立了斯巴达城。该城由4个村庄组成。到公元前8世纪末,斯巴达人建立起一个基本统一了拉科尼亚的城邦。约公元前735~前715年,斯巴达初步征服了西邻美塞尼亚。公元前7世纪末创立了斯巴达国家。公元前9~前7世纪,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并逐步形成一整套有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斯巴达社会分为3个等级:①斯巴达人。城邦中的全权公民,完全靠剥削奴隶劳动生活,最盛时约有9000户。斯巴达成年男性公民加入一种军事性质的所谓平等者公社,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统治阶层。②边民。被征服的边区城市的居民,约有3万户。为自由民,在本地有自治权,但是没有斯巴达城邦的公民权。主要务农,也有的从事工商业。③黑劳士。属于斯巴达城邦所有的农业奴隶。
   斯巴达国家的政体属贵族共和政体。城邦的主要政治机构包括:①国王2人,分别由两个王室世袭。主要权力在宗教和军事方面,平时主持国家祭祀和处理家族法案件,战时一个国王领兵出战,另一个居守。②长老会议。两个国王是当然成员,另有成员28人。长老任职终身,出缺时从年逾60的公民中遴选补足。长老会议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案,主持刑事审判,并处理国家行政事务。③公民大会。由年满30岁的全体斯巴达男性公民组成。公民可以在大会上参加议案的表决和官员的选举,但不能提出议案。公民大会表决的方式,一般以与会者呼声的高低为准,因此未必能真正表达公民意愿。④监察官5人。每年改选一次,原则上每个斯巴达公民均有被选举权。约在征服美塞尼亚之后,他们的权力逐渐增大,不仅可以监督斯巴达城邦的一切官员,而且后来竟然有权审判以至处死国王。每次国王出征都有两名监察官随行,实地监督。
   为了镇压人数众多而又反抗性很强的黑劳士奴隶,斯巴达城邦规定了严格的公民军事训练制度。公民的孩子出生后,经体格检查合格才许收养。男孩7岁就要离开家庭,编入儿童连队,受初步的组织纪律训练;12岁以后要受严格的军事和体育训练。男子成年结婚以后,平时必须生活在军营中,参加聚餐和操练,直到60岁才可退伍。
    公元前6世纪中叶以后的斯巴达 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逐步与伯罗奔尼撒半岛大多数城邦组成伯罗奔尼撒同盟,成为希腊一个城邦集团的领袖。公元前480和前479年,斯巴达人在波希战争中曾任希腊诸邦盟军统帅,与雅典等邦联合反对波斯的侵略。此后,随着提洛同盟的建立和雅典势力的增长,斯巴达与雅典的矛盾日趋尖锐。公元前404年,在波斯的帮助下,斯巴达打败雅典,成为延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胜利者和全希腊的霸主。它的暴虐统治很快引起各城邦的不满和反抗。公元前4~前3世纪与雅典、忒拜、科林斯长期角逐,渐失优势。斯巴达公民内部贫富分化加速,失去土地和公民权者日增,平等者公社趋于瓦解,公民兵日益削弱。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入侵希腊城邦忒拜,大败,国王战死。随后美塞尼亚独立,伯罗奔尼撒同盟解体。公元前3世纪后期,斯巴达的社会矛盾尤为激烈,亚基斯四世和克莱奥梅涅斯三世改革相继以失败告终。公元前192年,斯巴达僭主纳比斯被杀,斯巴达被迫加入阿哈伊亚同盟,实际失去了独立。罗马帝国征服伯罗奔尼撒半岛后,公元396年斯巴达城为哥特人所毁。继而拜占廷居民移入,以荷马史诗中的拉凯达伊蒙称此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