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national hegemony
国际霸权
2) international hegemonism
国际霸权主义
1.
It s "international hegemonism" and "new tsar Soviet empire".
"前苏联"——主要指赫鲁晓夫时代、波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假社会主义社会,苏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假共产党,推行的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而是"社会帝国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是与"美国"本质相同的"国际霸权主义",是"苏俄新沙皇帝国"。
3)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hegemonies
国际金融霸权
5) Hegemonic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
1.
By examining the cause-result relation and definition of the key variable in the book of Hegemonic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the thesis argues that there are some logical mistakes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key variable, that is, support of the hegemonic state ,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transform the variables to visible ,measurable and operative indicators.
通过对《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一书中的因果关系及其变量的操作化进行考察,认为该书在对关键的变量"霸权国的支持行为"的操作化上存在着逻辑错误以及在转化为具体的指标时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影响了理论的建立。
6) hegemonic power
霸权国家
1.
Will new leading powers challenge hegemonic powers?——The periodic la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doubtful;
新兴大国挑战霸权国家?——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辨正
2.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reviews the reasons why a hegemonic power choo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stitution of multilateralism, and then analyzes the behavior and causes of a hegemonic power s limited participation in an institution of multilateralism by the case of the US participation in the ARF.
本文首先对霸权国家参与多边主义制度的原因进行简要的理论回顾,然后通过冷战后美国参与东盟地区论坛的个案考察霸权国家有限参与多边主义制度的行为与原因。
补充资料:霸权主义
| 霸权主义 hegemonism 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 V.I.列宁说,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 。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曾导致两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走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超级大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它先后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行“第四点计划”,与许多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同盟条约,建立海外军事基地。50年代发动侵朝战争,60年代参加越南战争,80年代则出兵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谋求全球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旨。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也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入侵阿富汗、向第三世界扩张、攫取战略要地;在中国边境集结重兵、制造事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等。在全球范围内,苏联打破由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在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同美国展开激烈的争夺。 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和紧张。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是对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