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①异,反 ②脱离
1)  ab-
①异,反 ②脱离
2)  divorce [英][dɪ'vɔ:s]  [美][dɪ'vɔrs]
v./n.离婚,离异;脱离,分离
3)  similar-different-antithetical distance
同异反距离
1.
,then the formula of the similar-different-antithetical distance is given,clustering outcome comes from the corresponding distance matrix in system clus.
它借用集对分析的联系度,对稀疏数据矩阵进行同异反特征分类,给出了符合一定概率分布的同异反特征数,并由此给出了同异反距离的计算方法。
4)  Quota difference
脱离定额差异
5)  Anti-Secession Law of USA
反脱离联邦法
1.
Both Anti-Secession Law of PRC and Anti-Secession Law of USA are a nti-secession law, but there are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hich lie in the background, constitution basis, law theory, legislative aim, applied sphere and legal effect.
中国的《反分裂国家法》与美国的《反脱离联邦法》都是反分裂法,但两者又存在很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宪法依据不同,法理依据不同,立法目的不同,适用范围的不同和法律效果不同。
6)  decarboxylation/isomerization
脱羧-异构化反应
1.
Finally,a simultaneous decarboxylation/isomerization reaction of compound Ⅳ gives resveratrol in 41.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醛(Ⅰ)为起始原料,在无水三氯化铝的作用下经脱甲基反应得到3,5-二羟基苯甲醛(Ⅱ),然后与对羟基苯乙酸在乙酸酐和三乙胺的作用下发生Perkin缩合得到(E)-2-(4′-羟基苯基)-3-(3′,5′-二羟基苯基)丙烯酸(Ⅳ),最后经同步的脱羧-异构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白藜芦醇(Ⅴ),总收率41。
补充资料: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学生的民主爱国运动。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广大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日益高涨。5月4日,上海学生上街进行反对内战的宣传,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各校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即罢课抗议并到市政府请愿。9日,近2万名电车、汽车及丝织工人罢工游行,要求增加工资。15日,南京中央大学等校3000余人,赴教育部进行反内战请愿。16日,北京大学院系联合会提出“反饥饿、反内战”的口号,北平各大学相继举行了罢课。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国民党当局极为惊恐,于18日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10人以上的请愿和一切罢工罢课游行示威。5月20日,京沪苏杭地区16个专科以上学校6000余名学生在南京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请愿游行,并向国民参政会请愿,遭到国民党宪兵、警察、特务的殴打,百余名学生被打伤,20多人被抓走。同日,平津学生也分别举行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活动,天津学生在示威中遭毒打,50余名学生被军警殴伤,造成震惊全国的五二○血案。血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迫害的口号,把运动推向新的阶段。上海、南京、天津、北平等60多个城市的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举行罢课和上街游行示威。6月19日各地学生代表在上海集会,成立了中国学生联合会。学生运动与工人、农民、市民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
   
   

北平学生为反对国民党政府,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

北平学生为反对国民党政府,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