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eutron albedo
中子反射率
2) reflection neutrons
反射中子
1.
Systematic errors in measurement of reflection neutrons a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实验研究了探测器扰动、探测器外壳、不同支架材料、D D中子等因素对反射中子测量结果的影响。
3) neutron reflectometry
中子反射
1.
0) and with or without surface oxide were calc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neutron reflectometr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gain the hydrogen capacity and surface oxidation thickness of Ti film.
对3μm厚Ti膜的中子反射率谱进行理论计算,得到了Ti膜在不同含氘量(TiDc,c=0。
4) reflectivity factor
反射率因子
1.
The Doppler weather radar is the advanced radar system up to now in the world, it not only extract the reflectivity factor in the radar echo which is done by the traditional weather radar, but also extract the radial velocity and relevant spectral width of the precipitation particle, which great improved the capability of weath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雷达系统,它除了能够从雷达回波中提取反射率因子信息外,还可以从雷达回波中提取云雨目标沿雷达径向的运动速度和相应的谱宽信息,增强了天气雷达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5) reflectivity
[英][ri,flek'tivəti] [美][rɪ,flɛk'tɪvətɪ]
反射率因子
1.
The real-time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profiles of radar reflectivity during four weather processes from 2004 to 2007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volume scan data from the Doppler radar at Shijiazhuang and the nearly simultaneous 10-minute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s from rain gauges,and meaningful results are gained.
利用自动雨量计数据整理成的10 min一次的雨量资料和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体积扫描强度数据,对石家庄地区2004~2007年4次天气过程的实时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2.
Direct assimilation of Doppler radial velocity and radar reflectivity that arenon-model variables is a challenge.
为了探索解决非模式变量—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的直接同化问题,从实际业务应用的前景和价值出发,采用三维变分同化方法,研究建立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观测量的直接同化方法,并应用韩国Jindo雷达资料、美国IHOP_2002试验WSR-88D雷达资料和上海WSR-88D雷达资料,分别对台风Rusa(2002)、飑线天气、中尺度暴雨和登陆台风Matsa(2005)进行了分析与模拟。
6) atomic reflection coefficient
原子反射率
1.
Consequently, We numerically calculate and theoretically analyse the atomic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s a function of Rabi frequency and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atom moving along the y direction.
在共振情况下求解两能级原子在激光衰波场中的薛定谔方程,得到了基态原子反射率Rg、激发态原子反射率Re以及原子总反射率Rt的解析表达式。
补充资料:冷中子和超冷中子
用温度作低能区中子能量范围划分的一种习惯说法。在媒质中,中子通过同原子核等粒子的碰撞,达到热平衡时,其能谱服从温度接近于媒质温度的麦克斯韦分布。因此,中子的能量也可以用温度来表示。如,室温(293.6K)热中子的最可几能量为0.0253eV。一般把能量低于 5×10-3eV的中子叫做"冷中子"。在冷中子中,能量在10-4eV(约1K)~10-7eV(约10-3K)的中子叫做甚冷中子,能量小于10-7eV 的中子叫做超冷中子。中子谱低能端能量分布可以用麦克斯韦分布近似,能量E<的中子份额只占千分之几(k为玻耳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在一般的裂变反应堆中,冷中子占的份额不超过2%。
早在1947年,E.费密等就利用氧化铍晶体过滤反应堆中子的方法来获得冷中子。60年代以后,随着高通量反应堆的建立及有关技术的进步,甚冷中子和超冷中子的研究及其可能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注意。
冷中子能量低,其波动特性比热中子更明显。 5×10-3eV的中子德布罗意波波长约为0.4nm,10-4eV的中子波长约为2.9nm,10-7eV的中子波长约为90.4nm。冷中子的衍射特性用于线度同其波长相近的微观和亚微观结构研究上。例如冷中子小角散射可研究晶体缺陷和磁畴结构。除了凝聚态物理外,在化学和生物学上冷中子也是有用的工具。
目前冷中子装置大多建立在反应堆上。常常用一个放在反应堆活性区或反射层的"冷源"(充满液氢的容器)来获得较多的冷中子,然后用导管把它们从反应堆内引到较远的地方进行实验。冷中子波在一些媒质分界面上掠入射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其临界角同中子能量及媒质成分有关。因此可以用一种弯曲度不太大的管子(称为中子导管)把它们传输到几十米远处而很少损失。冷中子的探测方法与热中子大体相同。
超冷中子在某些媒质分界面上,即使垂直入射也具有全反射特性(即临界角达到 90°),因此可以被贮存在特制的容器中(称为中子瓶)。中子瓶的实验装置已被初步研制成功,但贮存时间还小于预期值,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容器内表面微量杂质的影响。超冷中子的速度小于4m/s,可以利用重力场和机械装置改变其能量。超冷中子还可以用磁场进行聚焦、加速或减速,因而也可被贮存在磁场中(磁中子贮存环),其优点是不受器壁的影响。
利用超冷中子及其贮存特性,有可能进行某些独特的精密实验。例如测定中子半衰期、测定中子电偶极矩以及检验电荷-宇称-时间 (CPT)守恒律的破坏问题等。
参考书目
L. Koester and A. Steyerl, Neutron Physics,Springer-Verlag, Heidelberg, 1977.
早在1947年,E.费密等就利用氧化铍晶体过滤反应堆中子的方法来获得冷中子。60年代以后,随着高通量反应堆的建立及有关技术的进步,甚冷中子和超冷中子的研究及其可能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注意。
冷中子能量低,其波动特性比热中子更明显。 5×10-3eV的中子德布罗意波波长约为0.4nm,10-4eV的中子波长约为2.9nm,10-7eV的中子波长约为90.4nm。冷中子的衍射特性用于线度同其波长相近的微观和亚微观结构研究上。例如冷中子小角散射可研究晶体缺陷和磁畴结构。除了凝聚态物理外,在化学和生物学上冷中子也是有用的工具。
目前冷中子装置大多建立在反应堆上。常常用一个放在反应堆活性区或反射层的"冷源"(充满液氢的容器)来获得较多的冷中子,然后用导管把它们从反应堆内引到较远的地方进行实验。冷中子波在一些媒质分界面上掠入射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其临界角同中子能量及媒质成分有关。因此可以用一种弯曲度不太大的管子(称为中子导管)把它们传输到几十米远处而很少损失。冷中子的探测方法与热中子大体相同。
超冷中子在某些媒质分界面上,即使垂直入射也具有全反射特性(即临界角达到 90°),因此可以被贮存在特制的容器中(称为中子瓶)。中子瓶的实验装置已被初步研制成功,但贮存时间还小于预期值,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容器内表面微量杂质的影响。超冷中子的速度小于4m/s,可以利用重力场和机械装置改变其能量。超冷中子还可以用磁场进行聚焦、加速或减速,因而也可被贮存在磁场中(磁中子贮存环),其优点是不受器壁的影响。
利用超冷中子及其贮存特性,有可能进行某些独特的精密实验。例如测定中子半衰期、测定中子电偶极矩以及检验电荷-宇称-时间 (CPT)守恒律的破坏问题等。
参考书目
L. Koester and A. Steyerl, Neutron Physics,Springer-Verlag, Heidelberg, 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