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4’7-二甲氧基异黄酮
1)  4',7-Dimethoxyisoflavone
4’7-二甲氧基异黄酮
2)  4'-difluoromethoxy-5,7-dimethoxy isoflavone
4'-二氟甲氧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
3)  methoxyisoflavone
甲氧基异黄酮
1.
Selective hydrolysis of the methoxyisoflavones gave isoflavones 1,2 and 3,respectively with one or more hydroxyl groups.
以1,3-二甲氧基苯或1,3,5-三甲氧基苯为原料,经Hoesch反应或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脱甲基反应、增碳关环一系列反应得到关键的甲氧基异黄酮化合物,然后甲氧基异黄酮经过不同浓度氢溴酸的选择性水解反应制得含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异黄酮类化合物。
4)  7-Methoxyisoflavone
7-甲氧基异黄酮
5)  7-Difluoromethylyl-5,4'-Di-methoxyl isoflavone
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
6)  7,8-Dimethoxyflavone
7,8-二甲氧基黄酮
补充资料:马蹄甲
【通用名称】
马蹄甲
【其他名称】
马蹄甲 (《本草经集注》)
【来源】
马科动物马的马蹄,原动物详"马肉"条。
【性味】
甘,平. ①《别录》:"温。" ②《纲目》:"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
治崩漏带下,牙疳,秃疮,疥癣,脓疱疮。 ①《别录》:"白马蹄疗妇人漏下,白崩;亦马蹄疗赤崩。" ②孟诜:"亦马蹄主辟温疟。" ③《滇南本草》:"烧灰为末,油调搽秃头疮、癣疥。" ④《纲目》:"疗肠痈,下瘀血,带下,杀虫。又烧灰入盐少许,掺走马疳蚀,甚良。"
【用法与用量】
内服:烧灰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带下:烧马左蹄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②治白漏不绝:白马蹄、禹余粮各四两,龙骨三两,乌贼骨、白僵蚕、赤石脂各二两。上六味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十丸,不知,加至三十丸。(《千金方》马蹄丸) ③治走马牙疳,延烂穿腮:白马前蹄,刮下脚皮,炙炭存性,加冰片少许吹之。(《外科全生集》马蹄散) ④治头赤秃:马蹄烧灰,捣罗为末,以腊月猪脂和敷之。(《圣惠方》) ⑤治一切癣:白马蹄,煅存性,为末。预取马齿苋杵烂,加水煎成膏,调前末搽之。(《外科大成》马蹄膏) ⑥治脓疱疮:马蹄,烧存性,研细面。涂于患处。(《蒙医经验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