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汗病
1)  idrosis [i'drəusis]
汗病
2)  Sweat gland diseases
汗腺疾病
3)  night sweating[disease]
盗汗[病]
4)  ephemera britannica
汗热病
5)  Porokeratosis [,pɔ:rə,kerə'təusis]
汗孔角化病
1.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is to defin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orokeratosis,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genital porokeratosis and to study potential etiology;to detect the gene mutation of SSH1 and ARPC3 gene in patients with sporadic DSAP and to identify the gene expressing profile of porokeratosis.
【目的】从临床、遗传分子学、生物信息学角度探讨汗孔角化病的发病机理:首先研究汗孔角化病的临床特征,尤其是外生殖器部位汗孔角化病的临床表现,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了解分析汗孔角化病可能的发病机理;其次了解散发性播散性浅表性光化型汗孔角化病(DSAP)的SSH1、ARPC3基因突变情况,探讨散发性DSAP的发病机理;最后比较分析汗孔角化病皮损组织和邻近外观正常皮肤组织中基因的差异表达,初步探讨差异表达基因在汗孔角化病皮损形成中的意义。
6)  sweat a patient
使病人发汗
补充资料:汗腺
汗腺
sweat gland
    哺乳动物皮肤的真皮层或皮下组织中分泌汗液的腺。结构呈弯曲管状,分为大汗腺与小汗腺两种。大汗腺的腺体较大,随毛囊分布,常开口于毛根附近。小汗腺较小,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分泌稀薄的汗液。在高温环境中,汗腺的分泌活动加强。由于大量汗液的分泌与蒸发,可以放散大量的热,有降低体温的作用。
    大汗腺  哺乳动物大汗腺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简单的管状腺体。人类的大汗腺只分布于腋窝、乳晕、阴部及肛门附近。大汗腺,特别是成群集中分布的大汗腺,一般仅分泌少量浓稠的液体 ,呈白色 、灰白、淡黄或红色,如河马的“血汗”即为红色的汗液。人类大汗腺的新鲜分泌物没有气味,但排至皮肤表面后,经细菌的分解,生成一些不饱和的脂肪酸而产生怪味,即通常所说的狐臭,因此大汗腺又称狐臭腺。各种哺乳动物的特殊气味主要来自大汗腺,这种气味在群居生活及性活动中有一定的意义。
    小汗腺(外分泌汗腺) 小汗腺的结构与大汗腺相似,也是简单的弯曲管状腺体,但它的分泌部分较小,直径只有0.3~0.4毫米。小汗腺的导管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与毛囊无关。小汗腺分泌稀薄的汗液,是人汗的主要来源。这种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9%以上,固体成分不足1%,其中大部分为氯化钠,也有少量的氯化钾、尿素等。与血浆相比,汗液是一种低渗的液体。当环境温度达到30℃时,小汗腺便开始分泌汗液。随着汗液中水分在身体表面的蒸发,可散失大量的热。在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汗液的分泌和蒸发是人体散热的唯一方式。因此,小汗腺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汗腺因能排出部分代谢产物如尿素,所以也是一种排泄器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