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mak cell

雷马克氏细胞
2) Marek disease

马雷克氏病
3) Remak plexus

雷马克氏丛
4) MDCC-MSB1

马立克氏淋巴瘤细胞
1.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gene in 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 and MDCC-MSB1 cells;

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马立克氏淋巴瘤细胞端粒酶基因的表达水平
5) MSB 1

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系
1.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MSB 1 culture supernatant to Marek′s disease virus (MDV) in vitro and in vivo.
研究了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系(MSB-1)培养物上清液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体外增殖及体内致瘤作用的影响。
6) Remak fiber

雷马克氏纤维
补充资料:雷马克
雷马克(1898~1970) Remarque,Erich Maria 德裔美籍小说家。原名埃里希·保尔·雷马克。1898年6月22日生于奥斯纳布吕克一工人家庭,1970年9月25日卒于瑞士洛迦诺。1916年在师范学校被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当过教师、石匠、商人,后又当了近10年记者。1929年他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出版,引起轰动。小说通过保罗和他7个伙伴的战壕生活以及他们的悲惨结局,反映了遭受帝国主义战争摧残的一代青年的命运,控诉了帝国主义战争。这部反战小说受到纳粹势力的激烈攻击,说它是对前线战士的诬蔑,作者于1931年被迫移居瑞士。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雷马克的作品被公开焚毁,1938年作者被剥夺德国国籍。翌年雷马克流亡美国,并于1947年加入美国国籍。 《凯旋门》是作者又一部获得巨大成功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一位流亡巴黎的德国外科医生的遭遇,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雷马克的创作还有长篇小说《归途》、《三个战友》、《流亡曲》、《生死存亡的年代》以及他去世后出版的《天堂里的阴影》等,大多带有自传性质。雷马克的作品以语言简练、抒情,描写客观、冷峻著称,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