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NIT ( Institute Uruguayo de Normas Technicas,Uruguay)

乌拉圭技术标准学会
2) wulagui wenxue

乌拉圭文学
5) CUECOOP Confederation Uruguya de Entidades Cooperatives

乌拉圭合作社联合会
6) National instiute of Standard and Technology(NIST )

国家标准暨技术学会
补充资料:乌拉圭
乌拉圭 Uruguay 南美洲东南部的共和国。全称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人口309.4万(1990)。白种人占90%,印欧混血种人占8%。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首都蒙得维的亚。
地理 北邻巴西,西界阿根廷,东南濒大西洋。境内大部分地势平坦。最大河流乌拉圭河是乌拉圭与阿根廷的界河。位于内格罗河上的内格罗水库是南美洲最大的人工湖之一,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全境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温暖,冬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历史 古代乌拉圭河东岸居住着查鲁亚印第安人。1516年西班牙探险队到此 。1680年葡萄牙人在科洛尼亚建立殖民点。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蒙得维的亚城 ,1777年乌拉圭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1811年乌拉圭民族英雄J.G.阿蒂加斯领导人民进行独立战争,1815年控制了乌拉圭全境。1821年葡萄牙将乌拉圭并入巴西。1825年8月25日,乌拉圭独立 。1828年8月27日,巴西和阿根廷签订蒙得维的亚和约,承认乌拉圭独立。 政治 宪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设总统和1名副总统,均由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隔届再任;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副总统为国会主席和参议长。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享有立法权。参议员和众议员均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1990年3月组成的政府,1992年进行了改组。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及总统府秘书长组成部长会议,部长会议由总统领导。总统为L.A.拉卡列。 红党和白党是乌拉圭传统的两大政党,交替执政100多年:①白党,又称民族党,1835年成立。②红党,成立于1836年。近20年来,广泛阵线(由共产党、社会党等8个政党组成)和新空间(由1989年脱离广泛阵线的小党组成)等左翼党派也在不断壮大。 经济 乌拉圭是南美洲比较富裕的、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曾有南美的瑞士之美称。市场经济是它的传统经济模式。1991年3月,乌拉圭与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一起签署了成立南方共同市场的条约。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114亿美元。货币单位比索 ;汇率为5.7比索兑1美元(1994年12月)。1993年政府更换比索单位,1新比索兑1000旧比索。 可耕地和牧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 ,其中85%为牧场。粮食基本自给,并有少量出口。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鲈鱼、鯷鱼和鳕鱼,捕鱼以近海作业为主。 乌拉圭盛产大理石、紫水晶石、玛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较重要的铁、锰矿藏。工业门类不齐全,重工业基础薄弱,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有肉类加工、牛乳和干酪加工、榨油、酿酒、制糖业及纺织业等。纺织业主要加工羊毛和生产棉纺及化纤制品。能源主要依靠石油和水力发电,石油全部依赖进口。乌拉圭地处亚热带,四季长青,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埃斯特角和蒙得维的亚是其主要旅游中心。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近年来一直占乌拉圭外汇收入的第二或第三位。公路运输和内河航运是乌拉圭主要的运输手段,其中公路交通的货运量占乌拉圭全部货运量的80%以上。交通运输大部分由政府控制。 对外贸易在乌拉圭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强调以发展外贸来带动经济的发展,采取鼓励出口、出口产品多样化和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政策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阿根廷、巴西、美国和欧洲共同体是乌拉圭传统的贸易对象。主要出口产品为羊毛、肉类、皮革、大豆和棉花,主要进口产品为机电产品、原料和燃料。 文化教育 乌拉圭教育事业发达。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大学和专科学校均免收学费。 首都有6种较重要的日报和15种政治杂志,内地有30多种报纸。全国共有各类电台104家、电视台20家。 对外关系 主张多元外交,注意经济外交,在自决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乌拉圭十分重视发展同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并把发展与邻国的关系放在首位,大力倡导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1988年4月签署了加入与巴西 、阿根廷的经济一体化协议,1991年3月与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一起签署了成立南方四国共同市场的条约。乌拉圭是拉美一体化协会、拉普拉塔河流域组织、拉美经济体系,拉美里约集团和七十七国集团的成员国,也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 乌拉圭重视发展与美国及西欧的传统友好关系。乌、美两国早在1867年4月5日就已建交。乌拉圭注意保持与发展同欧共体国家的经贸关系,积极争取经济技术援助和投资。为开拓市场,乌拉圭不断加强与亚太、中东地区及东欧国家的往来。 乌拉圭与中国于1988年2月3日建交 。两国签有贸易协定、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文化教育合作协定等。1992年乌、中贸易额达1.1亿美元。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