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kopelos

斯科派洛斯
2) Ugo Foscolo (1778~1827)

福斯科洛,U.
3) Escobillo fibre

埃斯科比洛纤维
4) Archilochos

阿尔基洛科斯
5) Moscow Semantic School

莫斯科语义学派
1.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Apresyan,the leading Russian linguist of the Moscow Semantic School.
阿普列相是俄罗斯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语义学思想十分丰富,他在俄语动词的语义研究、语言整合描写、词汇单位的系统描写、元语言理论、句子语义结构的多层次性描写、语义配价和句法题元理论等几个方面均有所建树。
2.
Its basic ideas have become the methodological program of the Moscow Semantic School, which emerged afterwards.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学者伊戈尔·梅里丘克等创立的《意思(?)文本》模型是一种研究意思及其表达形式(文本)之间双向对应关系的语言学理论,其目标是模拟人的语言能力—文本的生成与理解机制,其基本思想成为随后兴起的莫斯科语义学派的方法论纲领。
补充资料:福斯科洛,U.
意大利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1778年2月6日生。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希腊人。在威尼斯求学期间开始写作诗歌,并积极参加争取祖国独立的活动。当过军官,曾在战斗中负伤。长期过着飘泊的生活,曾几度侨居法、英等国。1808年担任帕多瓦大学修辞学教授。晚年多病,穷愁潦倒,1827年 9月10日客死于伦敦。他的颂歌《致解放者波拿巴》(1797)表达对拿破仑的希望,期待他的君临促使意大利旧制度消亡并获得独立。1798至1803年发表了12首十四行诗和两首颂歌,在形式上受到古希腊、罗马抒情诗的影响,但在内容上,无论是抒写爱情和理想的美,还是歌颂维纳斯女神或尤利西斯,都激荡着为祖国不幸的命运而忧伤的情绪。
《雅科波·奥尔蒂斯的最后书简》(1798)是福斯科洛最著名的作品。现在流行的版本是1817年的修订版。这部书信体小说描写雅科波·奥尔蒂斯因得不到心爱的姑娘的爱情愤而出走,漫游意大利各地,目睹祖国锦绣河山蒙受侵略者的蹂躏,痛苦万分,终于自杀。雅科波的死反映了民族复兴运动初期的青年对拿破仑幻想破灭后找不到出路的彷徨、失望和悲愤。
诗歌《墓地哀思》(1807)抒发对已故者的哀思,表示死者的品德将给生者以有益的启示。1812年开始写作诗歌《美女神》,未完稿即去世,由后人整理出版。诗中描述希腊神话中女神的诞生和她们给人间带来的幸福,其中包含了诗人对爱情的憧憬,表现了想象的美好世界同污浊的现实世界的对立。
福斯科洛在文艺批评与理论方面著有《论〈神曲〉》、《论〈十日谈〉》、《彼特拉克论集》等。他对艺术创作中的想象,真实与理想化的关系,艺术家应具备的才能,各种文艺形式的特点,以及意大利文学的发展进程,都作了精辟的论述。
《雅科波·奥尔蒂斯的最后书简》(1798)是福斯科洛最著名的作品。现在流行的版本是1817年的修订版。这部书信体小说描写雅科波·奥尔蒂斯因得不到心爱的姑娘的爱情愤而出走,漫游意大利各地,目睹祖国锦绣河山蒙受侵略者的蹂躏,痛苦万分,终于自杀。雅科波的死反映了民族复兴运动初期的青年对拿破仑幻想破灭后找不到出路的彷徨、失望和悲愤。
诗歌《墓地哀思》(1807)抒发对已故者的哀思,表示死者的品德将给生者以有益的启示。1812年开始写作诗歌《美女神》,未完稿即去世,由后人整理出版。诗中描述希腊神话中女神的诞生和她们给人间带来的幸福,其中包含了诗人对爱情的憧憬,表现了想象的美好世界同污浊的现实世界的对立。
福斯科洛在文艺批评与理论方面著有《论〈神曲〉》、《论〈十日谈〉》、《彼特拉克论集》等。他对艺术创作中的想象,真实与理想化的关系,艺术家应具备的才能,各种文艺形式的特点,以及意大利文学的发展进程,都作了精辟的论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