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项目图与布置图
1)  project charts and layouts
项目图与布置图
2)  schematic item
图解项目
3)  books project team
图书项目部
4)  Project Logic Drawing
项目逻辑图
5)  project network mapping
项目网络图
1.
In terms of the composi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knowledge system,it was focused on the selection in project life cycle,work breakdown structure,the project network mapping,critical path method,procurement manage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就项目知识管理体系的组成,重点介绍了项目生命周期模型选择、WBS工作分解、项目网络图绘制、关键路径分析和采购管理等知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6)  general layout
总图布置
1.
This paper retrospects the history of the general layout design of Masteel new developing area,expounds the feature of the general layout design, summarizes the gain and loss of the general layout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advice.
回顾了马钢新区总图布置的过程,阐述了总图布置的特点,总结了总图布置的一些得失,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2.
The importance of general layout in construction of iron and steel business is analyzed.
分析了在钢铁企业建设中总图布置的重要性,根据邯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的工艺需要并结合邯钢现状,在发电厂的建设中进行了总图布置优化。
3.
This paper describes general layout of the steel works and presents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bou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ing steel works in our country from three aspects,the reasonable choice of construction position in the case of the effective use of two kinds of resources,concerning the full use of the equipment facilities and conditions to select the .
从有效利用“两种资源”,合理选择建设位置;从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施和条件,合理选择建设地点;从生产工艺流程和未来生产发展,合理确定平面布置三个方面,阐述了首钢迁安钢铁厂建设的总图布置,并对我国现阶段现有钢铁厂改造,提出了建设意见。
补充资料: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
      中国全国性图书馆和情报事业发展协调机构。1987年10月22日成立于北京。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文化部发起,国家科委、文化部、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科工委、邮电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专利局等11个部、委、局组成。主要任务是研究并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中国图书馆和情报事业发展规划及方针、政策的建议;研究和协调全国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与开发利用;研究和协调全国图书情报系统的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建设;开展全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和实施方案的研究和协调;组织协调和建设包括在版编目、统一编目、联合目录、国家书目等在内的社会化书目事业。
  
  该委员会主任由国家科委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的负责人担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正、副主任分别由国家科委科技情报司和文化部图书馆司负责人担任。办公室根据需要已成立了文献资源采集、开发、利用专业组和计算机检索网络建设专业组,分别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图书馆司和国家科委科技情报司牵头。
  
  部际协调委员会是为了适应中国图书馆和情报事业整体化发展的需要而成立的。由于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在管理体制上分属几大系统,造成"条"、"块"分割、多头领导的局面,例如在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方面,存在资源布局不合理、书刊采集既大量重复又大量缺漏,文献报道工作薄弱,文献利用率低等问题,书刊价格的上涨和汇率调整使图书情报界普遍感到经费拮据,迫切需要进行协调合作;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也因缺乏统筹安排,出现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并且不利于实现全国的联机检索。因此,将分属各系统的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书刊财富统一调动起来,在更高层次上集中协调解决图书馆和情报领域重大问题成为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该委员会成立后,全国文献资源建设已开始起步,例如1988年起开展的全国性文献资源调查,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包括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系统、军事院校系统、科研系统等几大系统的近 500个单位参加了调查。因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集聚量在全国处于绝对优势,1991年文献资源专业组又在地学、电子、机械、化工、建筑等10个系统开展了文献资源的协调工作,农业、医学、地学、科学院系统、高等院校、科技情报、国防科工委、机电等系统相继建立了纵向、横向的协调组织,确定和实施了本系统内的外文原版书刊采购协调、书目报导与馆际互借、实施计算机检索系统建设方案,推动系统内组织协调工作。各省市自治区的图书情报协调工作也开始进行,到1990年底,江苏、湖北、黑龙江、辽宁、陕西、福建、河北、宁夏、天津等已成立了省(市、自治区)级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其他省、市正在筹建。
  
  1989年12月部际协调委员会在安徽屯溪召开的全国图书情报协调工作经验交流会,内容涉及组建协调机构和网络、协调原版外刊采集、编制联合目录、开展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文献资源调查及合理布局等方面,推动了各地区、各系统协作协调工作的开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