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馆
1)  Beijing Aviation Museum Affiliated to China Aviation Association
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馆
2)  Beij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北京国际航空港
3)  Chinese Socie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中国航空学会
4)  Beijing College of Aeronautics
北京航空学院
1.
The Establishment of Beijing College of Aeronautics and the Aids of Soviet Union;
北京航空学院的建立与苏联的援助
5)  Beihang University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Beijing Capital Airport
北京首都国际航空港
补充资料: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馆
      中国第一座航空博物馆。位于北京西北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内。前身是该校专供教学实习及飞机构造设计参考之用的飞机陈列室。1985年 3月陈列室改组为航空馆。1986年10月25日对外开放。该馆的任务是配合教学、普及航空科技知识。
  
  该馆展览面积约9700平方米,分室内和室外两个展区。室内包括东、西两个展览厅,面积各约 600平方米。室外展区面积约8500平方米。
  
  东厅主要展出各式飞机实体模型和图片以及喷气发动机模型、霹雳 2号空对空导弹、中国1984年发射的试验通信卫星模型等。此外还有显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简史的照片及中国制造的不同型式飞机的实体模型。东厅还设有一个放映航空科技知识的电视录像放映室。
  
  西厅展出蜜蜂2号、3号及伞翼5号超轻型飞机各1架,捷克多用途轻型飞机L-60型1架及高空6型靶机1架。为充分利用陈列空间,这些飞机均采用高位或吊装陈列,以便观览。展出的还有不同型号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如美国的莱特 R-1830和莱可敏型;不同型号的喷气发动机,如英国的林恩和中国的涡喷6,前者为离心式,后者为轴流式。为方便观众了解其内部构造,这些发动机作解剖形式陈列。活塞式发动机中还有一台已属罕见的气缸旋转式发动机。空气动力学部分的展出也在西厅,包括烟风洞和其他演示飞行原理及流线流动情况的设备。此外还有飞机仪表及高空代偿服等展品。
  
  室外展区,陈列飞机多架,包括世界航空发展不同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各类飞机。其中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军用机,如美国的"野马"式 P-51、"雷电"式 P-47,最早参加实战的装有雷达的夜间战斗机"黑寡妇" P-61,使用寿命达二、三十年之久的运输机 C-47(即DC-3),高级教练机AT-6。
  
  展出的苏联飞机则有活塞发动机螺旋桨推进的运输机伊尔-14、多用途轻型飞机波- 2、解放一江山岛立有战功的活塞轰炸机图- 2、强击机伊尔-10以及活塞发动机的歼击机拉- 9和拉-11、中级教练机雅克-11、高级教练机雅克-17和初级教练机雅克-18等。
  
  中国制造和使用的喷气歼击机也在室外陈列,如超音速歼击机歼-7(米格-21)和歼-6(米格-19),高亚音速喷气歼击机米格-17、米格-15、米格-15比斯。早期的喷气歼击机米格-9、歼-6还能作全机传动表演,在用液压千斤顶支悬情况下,可显示其起落架和减速板襟翼的收放情况。展出的还有147H型无人驾驶侦察机。
  
  陈列的飞机展示了飞机构造和型式的演变过程。从航空发展早期简单的蒙布木质结构,一直到现代全金属铝合金受力蒙皮结构,莫不具备。其中一些是目前稀有的历史著名飞机构造,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全木质双发动机"蚊"式轻型轰炸机的木质硬壳式机身和美国的双发动机夜间轰炸机 P-61。
  
  室外展出的还有捷克制轻型运输机艾乐-45、中国制造地对空导弹以及中国最早设计的双发动机轻型运输机"北京一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