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the Socialist League of China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
On the Contributions made by Shi Cun-tong to the Socialist League of China;

施存统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贡献
3) zhongguo gongchɑnzhuyi qingniɑntuɑn zhongyɑng weiyuɑnhui wenhuɑ tiyubu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文化体育部
5) the socialist youth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发展
1.
MAO Ze-dong established the Marxist method-the foundation to settle this prob lem, DENG Xiao-ping established "the Four Haves" objective for the socialist yo uth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JIANG Ze-min opened the actua l way for the socialist youth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社会主义青少年思想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发展 ,他们对于当代中国青少年发展课题的突出贡献是 :毛泽东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 ,邓小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发展的“四有”目标 ,江泽民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发展的现实途径。
6) the Taiyuan Socialist Youth League

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
1.
As one of the pioneer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Gao Junyu acted as a guide and a founder in the foundation of the Taiyuan Socialist Youth League.
高君宇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引导者和播种者。
补充资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在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渔阳里6号。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等在沪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帮助俞秀松等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中央机关设此,直至1922年春迁往大沽路。当时团中央在此开办了外国语学社,教授俄、英、法等语,为党团组织成员提供用外国语学习马克思主义书籍的条件,并积极选送青年赴苏俄学习。教师有杨明斋夫妇、李汉俊、李达等。在此学习的青年有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等三、四十人,1921年 4月左右,他们陆续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旧址是一幢两上两下旧式石库门房屋。面积约 280平方米。楼下为教室、办公室,楼上前厢房为学员的宿舍。客堂楼为团中央办公室,亭子间与后厢房是校长杨明斋和青年团书记俞秀松住处,杨明斋所办的"华俄通讯社"也设于此,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负责保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