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语法学派
1)  Neogrammarians
新语法学派
2)  new Natural Law School
新自然法学派
1.
The major task of present thesis is to review the analysis and criticism of new Natural Law School on consequentialism,functionalism and proportionalism.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评述新自然法学派对结果主义、功利主义和相称主义的分析和批判。
3)  creation grammar
创新语法学
1.
Information analysis of competitor and method of finding design objects using creation grammar are carefully studied,and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for design objects are discussed.
本论文针对产品设计过程开端的目标设计阶段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发现设计目标的来源及寻找设计目标的方法,重点论述了对竞争对手的信息分析以及利用创新语法学寻找设计目标的方法,同时对设计目标的筛选和评价也加以概述。
4)  new academism
新学院派
1.
More than indicating the coming revolu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nceptual constitution, the growing up of new academism also implicates the configuration of architect in the architectural system of China.
近几年来,新学院派的崛起在表面上预示着国内一次建筑创作革命的到来,蕴涵了主流建筑观念重新洗牌的可能;在其背后则暗合了中国建筑体制之中建筑师的背景结构。
5)  new history school
新史学派
1.
His new history school was the domestic source of postwar American new history,the basis of new leftist history,and the precursor of post-modernistic history.
鲁滨逊是20世纪初美国新史学的一代宗师,其新史学派是战后美国新史学的本土渊源、新左派史学的基础和后现代史学的先声,鲁滨逊新史学输入中国后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  new school of Hong Xue
新红学派
补充资料:新语法学派
      语言学的一个学派 。德语原文是 Junggramatiker。19世纪70年代德国莱比锡大学K.布鲁格曼、H.奥斯特霍夫、B.德尔布吕克(1842~1922)、A.莱斯金、H.保罗等人建立。 因为他们对梵语与古希腊语的关系提出了新见解,老一辈语言学家如G.库尔蒂乌斯等深为不满,称他们为"青年语法学派",含有揶揄之意。但是他们欣然接受了这个名称,后来人们也就沿用下来。在语言学界,现在一般叫做"新语法学派"。
  
  新语法学派的材料和思想,导源于19世纪前期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J.格林和中期的A.施莱歇尔等人。这个学派指出,梵语有些词形比古希腊语距离原始印欧语原状更远,原始印欧语词根并不都是单音节的等等。新语法学派强调两点:一是语音演变规律无例外,二是语音变化中的类推作用。
  
  远在1822年,格林就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人们也曾看到有些例外情况,1875年K.维尔纳提出了补充说明。新语法学派因此觉得,历史音变已得到了充分解释。1878年,布鲁格曼和奥斯特霍夫在一篇文章中宣称,语音变化按规律进行,没有例外,跟自然科学一样,有其严格的规律。他们说,人类语言变化的因素不外乎心理、生理两种,可是语音变化是缓慢的,不自觉的,所以"语音定律的活动完全是盲目的,依照自然的盲目需要而进行。"他们没有注意到,语言演变是社会历史现象。语言不是脱离说话人而存在的实体,语音演变要受社会和历史两方面的制约。语言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有预见性,不能预言有什么音变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
  
  在类推作用中,新语法学派看到了语音演变的心理因素。类推作用是以某些词或形式为标准,改变另一些词或形式来与之看齐。如果这样,就会产生不遵循语音演变规律的现象。例如拉丁语变为古法语,按规律a 音应有两种新发展:非重音的 a保留原状,如"爱"的不定式由拉丁语 amare变为古法语amer,但是在m或n之前的重音a都变成ai,如拉丁语"我爱"amo变成古法语aim,拉丁语"你爱"amas变成古法语aimes,拉丁语"他爱"amat变成古法语aime(t)。这样,在拉丁语中,同是一个"爱"的词根,在古法语就有am-和aim-两种不同的形式。后来法语以aim-为标准进行类推,结果变成现代法语的 aimer、aime、aimes和aime、am-这个词根形式就消失了。这样讲类推作用,能说明许多音变现象,但是语音演变是复杂的,有的音变并非由于类推,而由于其他原因,例如避免产生同音词,避免与忌讳名称发音相似,或者对词源有所误解等等。只讲类推作用,仍然不能把一切例外都讲清楚。
  
  新语法学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很大。除德国人外,其他国家的语言学家,如丹麦的V.L.P.汤姆逊和维尔纳、俄国的Ф.Ф.福尔图纳托夫等都自称属于这一派。新语法学派提倡研究活的方言,但受到方言地理学家H.舒哈特和J.吉耶龙 (1854~1926) 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经过实地调查之后,认为语音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情况复杂而且变动不居,不能像新语法学派那样划出清楚的界线,说什么地区的方言在什么时候总是发什么音,毫无例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