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enedetto Croce (1866~1952)
					
	
					
				
				
	
					
				克罗齐,B.
			
					2)  Croce
					
	
					
				
				
	
					
				克罗齐
				1.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Croce s Intuition upo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克罗齐主体直觉论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影响和启示
					2.
					Lin Yutang  s Theory of " Spiritual Expression" and Croce  s " Theory of Expression";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的“表现说”
					3.
					Pushing Aside the History s Dense Fog——"Essays on Croce s Aesthetics" written by Zhang Min;
						
						拨开历史的迷雾——读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
					
					3)  Benedetto Croce
					
	
					
				
				
	
					
				克罗齐
				1.
					On the Ethical Values in Benedetto Croce s Historical Thought;
					
					
						
						
					
						论克罗齐史学思想中的伦理价值观
					
					4)  Bernardo Strozzi (1581~1644)
					
	
					
				
				
	
					
				斯特罗齐,B.
			
					5)  Croce aesthetics
					
	
					
				
				
	
					
				克罗齐美学
				1.
					As the turning point of Western aesthetic modernization,Croce aesthetics observes the intuition of subjectiveness.
						
						作为西方美学现代转型的枢纽,克罗齐美学立足于从主体的方面看感性直觉,不但完成了对传统美学的批判性总结,而且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建树,推动西方美学实现了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现代转型。
					
					6)  Bing Crosby (1904~1977)
					
	
					
				
				
	
					
				克罗斯贝,B.
	补充资料:克罗齐,B.
		      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1866年2月25日生于佩斯卡塞罗利镇,资产阶级家庭出身。1876年入那不勒斯信徒公学读书。1883年因地震父母双亡,寄居于罗马的叔父家中。1886年回到那不勒斯,后去德、法、西、英四国考察,编著《拿破仑的99年革命》等历史著作。1903年创办《批评》杂志。1910年被选为参议员,1920~1921年任G.乔利蒂内阁教育部长。1922年法西斯上台后辞职,专事著书立说。1927与1931年先后出版《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与死东西》和《伦理学与政治》等著作。法西斯垮台后重返政界,1944年以自由党主席身份参加立宪会议,并出任P.巴多利奥最后一届内阁和I.博诺米第一届内阁的不管部长。1952年11月20日在那不勒斯病逝。
  
克罗齐宣称他的哲学是"绝对历史主义"。强调精神是唯一的实在,历史是精神发展的过程。认为这一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只存在差别而没有矛盾,周而复始,循环不止。克罗齐唯心论的美学观是表现主义的根据之一,在欧美具有广泛影响。主要著作还有《精神哲学》4卷、《哲学论丛》14卷、《美学与政治》、《意大利史》、《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和《十九世纪欧洲史》等。
         
		
		克罗齐宣称他的哲学是"绝对历史主义"。强调精神是唯一的实在,历史是精神发展的过程。认为这一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只存在差别而没有矛盾,周而复始,循环不止。克罗齐唯心论的美学观是表现主义的根据之一,在欧美具有广泛影响。主要著作还有《精神哲学》4卷、《哲学论丛》14卷、《美学与政治》、《意大利史》、《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和《十九世纪欧洲史》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