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ohn Galsworthy (1867~1933)

高尔斯华绥,J.
2) Galsworthy

高尔斯华绥
1.
ON Galsworthy s The Apple Tree;

评约翰·高尔斯华绥的《苹果树》
2.
Galsworthy and English Euphemism;

高尔斯华绥与英语委婉语
3.
On Responsibility Ethic in Galsworthy's the Man of Property

论高尔斯华绥《有产业的人》的责任伦理
3) john galsworthy

高尔斯华绥
1.
The article tries to find out how Guo Moruo learned from the English writers such as Shakespeare, Shirley, John Millington Synge, and John Galsworthy etc.
该文探讨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英国文学如何在文学思想、题材、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影响郭沫若;郭沫若又怎样学习莎士比亚、雪莱、约翰·沁孤、高尔斯华绥等作家的文艺思想和艺术创作的长处,加以创造性的融铸,形成自己独具的艺术个性和风格;郭沫若的文艺思想与创作,同英国文学有何渊源关系等问题。
4) James Galway (1939~ )

高尔韦,J.
5) Tusi, Nasir ad-Din at-

突斯人奈绥尔丁
6) James Boswell (1740~1795)

鲍斯韦尔,J.
补充资料:高尔斯华绥,J.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867年 8月14日出生于伦敦一律师家庭,后入牛津大学专修法律,1890年研究海商法而周游世界,结识了小说家J.康拉德,不久转而从事文学创作。有短篇小说集《天涯海角》出版。他的长篇小说《福赛特家史》三部曲,由《有产业的人》、《骑虎》(1920)和《出租》(1921)组成。1924~1928年间,他的《现代喜剧》三部曲出版。由《白猿》(1924)、《银匙》(1926)和《天鹅之歌》(1928)组成。这两组三部曲描述了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抨击了人与人之间单纯的利害关系。
高尔斯华绥写了约25部剧本,深受H.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的影响。剧本结构完整、严谨;人物语言和动作细腻、自然,带有非常浓烈的英国味道。他经常描写的主题是贫与富之间、无产者和资产者之间两种生活方式,两种行为准则的冲突和对抗。在高尔斯华绥笔下,虽然可以看出他的抑富扬贫的同情倾向,但冲突双方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非合理性。冲突的解决往往是以妥协,告终。
《银盒》(1906)以涉及一个富人和一个工人的两起并行盗窃银盒案件为主要情节,抨击了社会对工人阶层的歧视和司法制度的不公。《斗争》(1909)写罢工斗争,代表不可抗拒力量的工人领袖罗伯茨和坚决不做任何让步的工厂经理安东尼谁也没有成为胜利者,只是在他们两个都离开斗争之后,罢工才得以通过妥协而告终。这两部剧本都透露了他的改良妥协思想。《正义》(1910)揭露了英国整个司法制度的残酷无情,然而法官并不是坏蛋,被审判的人也是罪有应得,人们可能对犯人寄予同情而谴责这种制度,不过这只是出于对作者笔下描写的犯人──代表着所有会犯错误的人类──的怜悯而已。
高尔斯华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代表剧作有《皮肤游戏》(1920)、《忠诚》(1922)和《逃跑》(1926)。《皮肤游戏》写衰亡的贵族与新兴的有产者之间的斗争;《忠诚》则涉及种族冲突,结局是谁也不是胜者,所有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逃跑》则是剧作家晚年在风格上的新尝试,他采取了短的场次,手法自由,情节发展快。
由于高尔斯华绥在文学事业上的贡献,他于1929年获得荣誉勋章,并于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高尔斯华绥写了约25部剧本,深受H.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的影响。剧本结构完整、严谨;人物语言和动作细腻、自然,带有非常浓烈的英国味道。他经常描写的主题是贫与富之间、无产者和资产者之间两种生活方式,两种行为准则的冲突和对抗。在高尔斯华绥笔下,虽然可以看出他的抑富扬贫的同情倾向,但冲突双方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非合理性。冲突的解决往往是以妥协,告终。
《银盒》(1906)以涉及一个富人和一个工人的两起并行盗窃银盒案件为主要情节,抨击了社会对工人阶层的歧视和司法制度的不公。《斗争》(1909)写罢工斗争,代表不可抗拒力量的工人领袖罗伯茨和坚决不做任何让步的工厂经理安东尼谁也没有成为胜利者,只是在他们两个都离开斗争之后,罢工才得以通过妥协而告终。这两部剧本都透露了他的改良妥协思想。《正义》(1910)揭露了英国整个司法制度的残酷无情,然而法官并不是坏蛋,被审判的人也是罪有应得,人们可能对犯人寄予同情而谴责这种制度,不过这只是出于对作者笔下描写的犯人──代表着所有会犯错误的人类──的怜悯而已。
高尔斯华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代表剧作有《皮肤游戏》(1920)、《忠诚》(1922)和《逃跑》(1926)。《皮肤游戏》写衰亡的贵族与新兴的有产者之间的斗争;《忠诚》则涉及种族冲突,结局是谁也不是胜者,所有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逃跑》则是剧作家晚年在风格上的新尝试,他采取了短的场次,手法自由,情节发展快。
由于高尔斯华绥在文学事业上的贡献,他于1929年获得荣誉勋章,并于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