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马利皮耶罗,G.F.
1)  Gian Francesco Malipiero (1882~1973)
马利皮耶罗,G.F.
2)  Martin Fierro
《马丁·菲耶罗》
3)  Roman Jesuitic Archives
耶稣会罗马档案馆
1.
Fortunately, with the Chinese literatures in Roman Jesuitic Archives resealed, people have discovered a number of Chinese writings about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which were contributed all by Chinese at the time of Emperor Kangxi of Qing Dynasty (about 17th-18th cen.
而本文将利用台北利氏学社出版的《耶稣会罗马档案馆 明清天主教文献》中的资料,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出发,以清初福建儒生基督教徒严谟为个案,对其在两种文化中所具有的双重身份和他留下的十篇文章——进行分类和考释。
4)  Pygmalion [英][pig'meiljən]  [美][pɪg'meljən]
皮格马利翁
1.
A new talisman to restrain the college librarians job burnout-Pygmalion Effect;
抑制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法宝——皮格马利翁效应
5)  Oroya fever
奥罗耶热
6)  Puerto de Hierro
耶罗港
补充资料:马利皮耶罗,G.F.
      意大利作曲家、音乐学家。1882年 3月18日生于威尼斯,1973年8月1日卒于特雷维索,出身音乐世家。1898~1899年求学于维也纳音乐学院。1904年毕业于威尼斯马切洛音乐学院,是M.E.博西的学生。1902年他在马尔恰纳图书馆发现并抄录了久已被人忘怀的意大利早期音乐家C.蒙泰韦尔迪、G.弗雷斯科巴尔迪、A.维瓦尔迪等人的作品。1905~1906年任盲人作曲家A.斯马雷利亚的记谱员,学到了不少配器知识。1913年,在巴黎同A.卡塞拉结成共为意大利现代音乐而奋斗的亲密战友。1921年任帕尔马音乐学院作曲教授,3年后辞职赴阿索洛定居。1939年,返威尼斯任马切洛音乐学院院长,1952年退休后,继续从事私人教学和主持"意大利A.维瓦尔迪学会"。马利皮耶罗是现代意大利音乐中新巴罗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反映了17和18世纪威尼斯音乐的精神。他的歌剧从蒙泰韦尔迪的音乐中吸取灵感,是现代风格与古代风格相融合的产物。他的器乐曲既回避主题的发展,也不采用对位的手法,并且反对真实主义。他作有30多部歌剧,包括两部歌剧三联剧《奥尔菲德》(1925)和《威尼斯的奥秘》(1932),以及根据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尤利乌斯·凯撒》(1936)和《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1938),以及《浪子》(1953)等。还有11首交响曲、3套冠名《真实的印象》(1910~1922)和2套名为《静止》(1917~1926)的管弦乐曲、2首小提琴协奏曲(1932,1963)、6首钢琴协奏曲(1934~1964)和长笛协奏曲(1968)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