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太阳黑子的古代观测
1)  ancient. sunspot observation
太阳黑子的古代观测
2)  sun spot prediction
太阳黑子预测
3)  forecasting the sunspot
预测太阳黑子
4)  sunspot [英]['sʌnspɔt]  [美]['sʌn'spɑt]
太阳黑子
1.
Relation between Coal and Gas Outbursts and Activities of Sunspot;
煤和瓦斯突出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关系
2.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oderate earthquakes in East China and the variation of sunspot number;
华东地区中强地震与太阳黑子数时间变化的呼应
3.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lar Cycles Described by the Monthly Averages of Sunspot Areas;
太阳黑子月平均面积数活动周及其特征
5)  sunspots [英]['sʌnspɔt]  [美]['sʌn,spɑt]
太阳黑子
1.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y of sunspots and outbreaks of forest pests;
太阳黑子活动与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的分析
2.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high energy radiation of the solar activity, especially sunspots and dazzle spots, can affect and destroy the circumstance near the earth, and give great influence to space technique and secondary planet.
根据美国的交通事故数据与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周期作对比,对其中的关系作了讨论, 最后提出关 于太阳黑子对交通事故影响的结论和看法。
3.
In the paper, the Morlet wavelet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wavelet coefficients of natural runoff during 9~11 year time scales and these relationships with sunspots.
本文引用Morlet小波分析技术,对1919年~1997年黄河流域径流与同期太阳黑子9~11年小波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表明黄河流域年径流与太阳黑子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在9年时间尺度上,1919年~1931年和1957年~1997年两个时段,它们与太阳黑子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1931年~1957年则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6)  solar observation
太阳观测
补充资料:太阳黑子的古代观测
      指在望远镜发明以前直接用肉眼观察日面上的黑子现象。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太阳光十分刺眼,看到这种现象的机会不多。但在日出或日落时,或在大雾笼罩或风沙弥漫的天气,日光减弱,就有可能看到日面上的大黑子。
  
  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体是永恒不变的和完美无缺的。这种观念后来为基督教神学所利用,成为中世纪禁锢科学思想的精神枷锁。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们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因此,欧洲在望远镜发明以前的漫长历史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观测记录寥寥无几,而且记载十分简单。据一些研究者考证,欧洲古代太阳黑子观测记录总共只有八条。
  
  中国古代对太阳黑子的观测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哲学著作《周易》中有"日中见斗","日中见沬"的记载,说的可能就是太阳黑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帛画上方,画着一轮红日,中间蹲着一只乌鸦。据考证,这就是中国古代神话所说的"日中乌"。这应该认为是对太阳黑子现象的艺术描述。在中国的史书中,观测到太阳黑子通常都记为"日中有黑子"、"日中有黑气"等等。例如,《汉书·五行志》记载: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考证,"乙未"应为"己未")。这是公元前28年5月10日的太阳黑子记录,是中国史书中的第一条黑子记录。史书中的太阳黑子记录,在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和清代编辑的《古今图书集成》中都有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在近代,国内外一些研究者对太阳黑子的记载也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考证,其中以中国的朱文鑫和日本的神田茂所整理的黑子表为最完善。在中国的地方志、笔记、杂著和其他书籍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太阳黑子记录。目前正由有关研究单位组织普查和整理。
  
  
  古代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是历史上关于太阳活动状况的仅有的直接观测资料。利用这些资料来探讨历史上太阳活动的特性和规律,将有助于人们对太阳活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利用古代黑子记录还可以从事日地关系的研究。中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曾利用大量的历史资料研究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和太阳活动的关系。他发现,凡是中国古代黑子记录多的世纪,也就是中国境内奇寒冬天次数多的世纪。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