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loch horridus Gray
					 
	
					
				
				 
	
					
				魔蜥
			
					2)  barfly
					[英]['bɑ:flaɪ]  [美]['bɑr'flaɪ]
					 
	
					
				
				 
	
					
				魔
				1.
					A nonorientable map with one vertex and one face is called a barfly.
					 
					
						
						 
					
						一个不可定向地图,如果只有一个顶点和一个面,则称它为一个魔。
					
					3)  lizard
					[英]['lɪzəd]  [美]['lɪzɚd]
					 
	
					
				
				 
	
					
				蜥蜴
				1.
					A Study on the Harmful Effect of Tumor on Human Body from the Angle of Regeneration of Lizard s Tail;
						
						从蜥蜴尾部再生看肿瘤对机体的危害
					2.
					Distinguishing of Gecko and its false-article Lizard by SDS-PAGE;
					 
					
						
						 
					
						中药壁虎及其伪品蜥蜴的凝胶电泳鉴别
					
					4)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鳄蜥
				1.
					Selection of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on forest type in mountain streams in Luokeng Nature Reserve of Guangdong Province;
						
						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对溪沟林型的选择
					2.
					Scientific Managements of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in Captivity;
					 
					
						
						 
					
						半自然条件下鳄蜥的管理
					
					5)  Eremias
					 
	
					
				
				 
	
					
				麻蜥
				1.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8 Eremias species distributed in China.
						
						对8种麻蜥外部形态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分为4个种组:1)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山地麻蜥Eremiasbrenchleyi;2)快步麻蜥Eremias velox与虫纹麻蜥Eremias vermiculata;3)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与敏麻蜥Eremias arguta;4)网纹麻蜥Eremias grammica。
					
					6)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
					 
	
					
				
				 
	
					
				鳄蜥
				1.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 in Guangdong and Guangxi;
					 
					
						
						 
					
						广东、广西鳄蜥对比研究
					2.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
					 
					
						
						 
					
						鳄蜥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残留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原始爬行动物,分布范围相当狭窄,并具有许多原始特征,它对于爬行纲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蜥蜴目各科分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补充资料:魔蜥
		    (Moloch,Thornydevil;棘蜥、刺甲蜥) 
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中部和南部。
体长21厘米。身体和尾被覆刺状鳞,头上还有两个特大的刺。它可根据环境背景的变化呈现出红色、黄色和棕色。
生活在澳大利亚多沙地带,通常以蜜蚁为食,每次最多能吃1800只黑蚁。通常每年10-11月是它的交配季节,待至翌年1月雌蜥在地洞的末端产下6-8枚卵。
作为对环境的适应,魔蜥的皮肤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中部和南部。
体长21厘米。身体和尾被覆刺状鳞,头上还有两个特大的刺。它可根据环境背景的变化呈现出红色、黄色和棕色。
生活在澳大利亚多沙地带,通常以蜜蚁为食,每次最多能吃1800只黑蚁。通常每年10-11月是它的交配季节,待至翌年1月雌蜥在地洞的末端产下6-8枚卵。
作为对环境的适应,魔蜥的皮肤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