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棘指角蟾
1)  Megophrys spinatus Liu et Hu
棘指角蟾
2)  Torrentophryne aspinia
无棘溪蟾
1.
THE STUDY OF EARLY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orrentophryne aspinia;
无棘溪蟾早期个体发育与进化的研究(英文)
3)  Oreolalax granulosus
棘疣齿蟾
4)  Megophryinae
角蟾亚科
5)  Megophrys
角蟾属
1.
Taxonomic history of the genera Megophrys and Xenophrys within Megophryidae was reviewed briefly.
简要介绍了角蟾属和异角蟾属的研究历史;通过比较两属的形态学特征,并结合骨骼细胞核型资料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证实异角蟾属为有效属;建议将我国的原角蟾属物种归入异角蟾属。
2.
The shapes of spermatozoa of 16 species of genus Megophrys from China,including Megophrys zhangi,M.
采用光镜与电镜结合 ,对角蟾属 16个种 18个居群精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 ,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对其各部位长度进行测量和计算 。
3.
A Cytogenetic Study of Three Megophrys Species from Yunnan Province;
最后讨论了角蟾属核型演化的途径。
6)  Megophrys minor
小角蟾
补充资料:棘指角蟾
    分布在四川、广西和贵州等我国南部地区。
    体肥短。头扁平、头长略小于头宽。颊部垂直。吻棱显著。鼓膜为卵圆形,舌梨形后端具缺刻。内鼻孔内侧有"V"形犁骨棱,无齿、末端亦不膨大。体背满布细痣。头侧和上颌缘的痣粒有黑刺;头背部后方有 “V”形肤棱,起自眼硷后方。体侧及股后有分散疣粒;胸侧及股后各有一对浅色圆形腺体。腹面皮肤光滑。背面棕褐色,有黑色斑纹。两眼间有一空心倒三角形斑,向后至肩脾部有一黑色"V"形斑;背中部斑纹周围有浅色纹;四肢上黑色横纹隐约可见;体躯腹面有对称云斑。
    栖息在海拔800-1800米高度的山谷流溪里,常在溪边草丛中,石块上或岩隙内。与小角蟾生境相同,鸣声相似,但较宏亮而节奏快。繁殖季节在6-7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