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 Dɑzhɑo

李大钊(1889~1927)
2) Li Dazhao

李大钊
1.
The Glorious Starting Point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About Li Dazhao′s Aesthetics Theory;
中国现代美学的光辉起点——论李大钊美学思想
2.
Influence of Li Dazhao on the View of Mao Zedong in His Youth;

论李大钊对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影响
3.
On the “Three Times Debate” and Li Dazhao′s in Defences of Marxism;

“三次论战”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
3) Li Da Zhao

李大钊
1.
On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of Li Da Zhao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ianship;

论李大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2.
Being not only the earliest propagator of Marxism in China, but also one of pioneers in the cause of modern academic libraties, Li Da zhao insisted on Marxist values and constructed an excellent moral atmosphere in the library of Beijing University where he was a director.
李大钊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 ,而且是近代大学图书馆事业的拓荒者。
3.
Li Da zhao, Hu Shi and Liang Shu ming who had quite different academic backgrounds belonged to radical socialists, mild liberalist and conservative Neo Confucianists respectively.
李大钊、胡适、梁漱溟分别属于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温和的自由主义者、保守的新儒家学者 ,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学思历程 ,以不同的方式关注并试图解决社会改造、文化重建等重大问题。
4) LI Da-zhao

李大钊
1.
The Contributions of LI Da-zhao in the Theories of the Library Science;

李大钊在图书馆学理论方面的贡献
2.
On Li Da-zhao s Research of French Learning Thought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五四时期李大钊对法国学术思想的研究
3.
LI Da-zhao s thought on Yi-ology and his early philosophy;

李大钊易学思想及其早期哲学
5) LiDazhao

李大钊
1.
A Textual Research on How LiDazhao Got Acquainted with Heshangzhao’s Marxism;

关于李大钊如何接触河上肇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考证
2.
From People s Morals to People s Laws: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of Lidazhao s Early Thought;
从“民德”到“民彝”——李大钊早期思想发展历程
3.
Re-criticizing the Connecting with Wu of Lidazhao;

对李大钊“联吴”的再认识
6) Li Dazhao Case

李大钊案
1.
From Li Dazhao Case to Chen Duxiu Case: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Judicial Moderniz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从李大钊案到陈独秀案:民国时期司法现代化的发展
补充资料:李大钊(1889~1927)
中国无产阶级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1913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得友人资助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研读关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为他以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基础。1916年夏他回国后,担任《晨钟报》、《甲寅日刊》编辑,领导由《新青年》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在《晨钟之使命》和《青春》等文中,用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教育青年。针对保皇党人康有为要在宪法中明定孔教为"国教"的言论,发表了《宪法与思想自由》、《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和孔子》等一系列文章,坚决反对这一"尊孔"的教育方针;他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和"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把孔教列入宪法,违背民主自由原则。他还指出,"孔子或其他古人,只是一代哲人,决不是'万世师表'"。
1918年1月起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并把图书馆作为新文化阵地。1920年 3月,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指导学生设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小型图书馆──"亢慕义斋",成为中国第一所藏有比较丰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的图书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朱务善、瞿秋白等,都参加了研究会,对推动要求进步的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起了积极作用。
1920年 7月,李大钊应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先后在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等系开设"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等课。举办"现代政治讲座",开设"唯物史观研究"这一重要课程。还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讲授"女权运动史"、"社会学"和"图书馆学"等课。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高度推崇,特别是"唯物史观"等课,对广大青年学生教育影响很大。他是在旧中国大学讲坛上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组织教材进??教学的第一人。
李大钊在他的著述中,有不少是反映他的教育观点的。此外还有专论教育问题的论文,对教育的性质、方向和目的任务问题,特别是工农劳动人民的教育问题,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阐述和分析。这些有关教育的论文和他十年的革命教育实践,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份宝贵的遗产。1927年 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
参考书目
《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北京,1959。
《李大钊传》编写组:《李大钊传》,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张静如、马模贞编:《李大钊》,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1。
1918年1月起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并把图书馆作为新文化阵地。1920年 3月,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指导学生设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小型图书馆──"亢慕义斋",成为中国第一所藏有比较丰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的图书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朱务善、瞿秋白等,都参加了研究会,对推动要求进步的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起了积极作用。
1920年 7月,李大钊应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先后在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等系开设"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等课。举办"现代政治讲座",开设"唯物史观研究"这一重要课程。还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讲授"女权运动史"、"社会学"和"图书馆学"等课。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高度推崇,特别是"唯物史观"等课,对广大青年学生教育影响很大。他是在旧中国大学讲坛上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组织教材进??教学的第一人。
李大钊在他的著述中,有不少是反映他的教育观点的。此外还有专论教育问题的论文,对教育的性质、方向和目的任务问题,特别是工农劳动人民的教育问题,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阐述和分析。这些有关教育的论文和他十年的革命教育实践,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份宝贵的遗产。1927年 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
参考书目
《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北京,1959。
《李大钊传》编写组:《李大钊传》,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张静如、马模贞编:《李大钊》,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