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秦汉铁官
1)  Qin-Han Tieguan
秦汉铁官
2)  Qin-Han Yanguan
秦汉盐官
3)  Outlines for the Gains & Losses of the Governance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治官得失论纲
4)  Qin and Han Dynasty
秦汉
1.
Suppresses the commercial policy and the merchant social status change in Qin and Han Dynasty;
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2.
An Elaboration on the Changes of Guyuan Local Culture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Qin and Han Dynasty——A Study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Data;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固原地域文化变迁的考古学观察
3.
The Job Crime of Judicial Official in Qin and Han Dynasty;
秦汉时期的司法职务犯罪——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所见
5)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
1.
Distribution of Bamboo in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Cognition on Climate History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黄河流域的竹林分布与秦汉气候史的认识
2.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osition of Hetao region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历史文化地位
3.
A simple discussion on the inland-immigrants’ influ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ngnan area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时期中原移民对岭南的开发及影响
6)  Qin and Han
秦汉
1.
Comment on Historical Status and Multi——culture on Inner Mongolia Region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论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地位与多元文化
补充资料:秦汉铁官
      秦汉时主管铁业的官署。铁业在古代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部门,常与盐业一起受封建政府的控制,作为增加财政收入和加强封建统治的手段。战国时,冶铁是重要的官营手工业,产品供军国需用,但市场上流通的铁器则归私人经营,以此致富的人不在少数。秦在商鞅变法后置铁官,把冶铁业全部收归官营。司马迁的祖先曾为秦铁官,秦印中有"右冶铁官"印,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亦载有"左采铁"、"右采铁"的官职。汉初,开关梁山泽之禁,允许私人采矿冶铁作器,政府收税,其生产和销售大都操在少数富商豪强手中,蜀卓氏、程郑、宛孔氏、鲁邴氏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铁商生产规模巨大,一家役使的劳动者可达千人以上。西汉时有的诸侯王国如齐、吴、赵等,亦曾自行经营铁业。此外,邓通曾将文帝赐与的铜铁矿山,转包给大铁商卓王孙,这是铁业经营的又一种形式。
  
  汉武帝即位以后,连续发动了多次对边境各族的战争。其中对匈奴的战争尤其长久而激烈。这些战争消耗了大量财富,文景以来的府库积蓄为之一空,富商大贾乘机居奇牟利,势力大大膨胀,农民却日益穷苦。为了解除财政危机,抑制商人势力,稳定农业生产,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财政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把豪商大贾视为利薮的盐铁业收归官营。
  
  元狩中,御史大夫张汤秉承武帝意旨,"笼天下盐铁"。首先把过去由帝室财政机关少府经管的盐铁收入划归国家财政机关大农经管。汉武帝又根据大农令郑当时的推荐,任用齐地大盐商东郭咸阳、南阳大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内廷侍中、洛阳贾人子出身的桑弘羊也参与其事。元狩四年(前119),孔仅和东郭咸阳巡行各地,设置盐铁官署,使用各地盐铁富商为吏经管,盐铁官营遂正式施行。元封元年(前110),桑弘羊任治粟都尉,代孔仅行大农事,派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其任务包括整顿和扩充盐铁官营事业,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铁的官营在中央由大司农属下的斡官、铁市主管,在产地设铁官主采矿鼓铸,有长、丞。《汉书·地理志》载各地铁官有四十九处,分布于四十郡国。三辅地位重要,各设级别很高的铁官长、丞。其他不产铁的地方设小铁官主铸旧铁及经营铁的官卖。各地铁官都隶属大司农。民私铸铁要受左趾(左脚带六斤重的铁钳)的刑罚,工具及产品没收入官。铁的官营与盐的官营不同的是官府控制更紧,包括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即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不象盐可民制官收及部分民销。其所以如此,是因为"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又属对外贸易的禁物,"非众庶所宜事";也是因为铁的生产常在深山穷谷,聚众又多,不加管制,易为豪强大家利用。
  
  官营铁业规模巨大,资金雄厚,材料充足,设备齐全,有统一的制造规格,驱使徒、卒及专门的技术工匠进行采矿、冶炼、铸造,制作农具、工具、用器、兵器。因此生产较私营的"家人合会"的小作坊有所改进和提高。已发现的汉代铁冶遗址中,规模巨大的不在少数,如巩县遗址有鼓炉十八座,熔炉、锻炉各一座,附近还有开采矿石的竖井和矿石加工场、配料地。西汉中期以来,冶铁已使用煤作燃料,以石灰石为熔剂,炼铁炉和化铁炉都很高大。炼铁炉迅速发展了鼓风竖炉结构,容积可达十至五十立方米,既能制作大型铁器,又能成批浇铸规格统一、质量优良的各种小型铸件。同时生铁柔化技术也达到成熟阶段。优质韧性铸铁农具得以广泛使用,从而使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此外,炼钢也从以块炼铁为原料发展到以生铁为原料。大规模的官营铁业,正对上述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起了促进作用。
  
  铁的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亦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不少铁器"作不中程",质量低劣;"多为大器",规格不合需要;"善恶无所择,吏数不在,器难得",农民购买不便,又常因远购田器而误农时;价格昂贵;此外还有强迫人民购买及强征人民作役的弊病。从事铁冶的徒、卒劳动艰苦,过着非人的生活,以至在西汉后期曾爆发了两次铁官徒的起义。
  
  昭帝始元六年(前81)盐铁之议时,贤良文学曾对盐铁官营大加攻击,但事关财政收入,除罢关内铁官外,铁官营并未废止。元帝初元五年(前44),铁官曾与齐三服官、北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区)田官、常平仓、盐官等一同废罢,但三年后的永光三年(前41)又因财政困难而恢复。王莽行五均六筦,铁是其中之一,到王莽死前一年的地皇二年(公元22)废除。东汉建国,由太尉属下的金曹主盐铁事,郡县出铁多的地方,虽设铁官,由郡的金曹掌管,主鼓铸和收税,但除少数地区如耒阳外;已不禁民私家冶铁了。章帝元和(84~86)中,因财政困难,一度实行盐铁官营。和帝即位(公元88年)即行废止,铁官仍主鼓铸课税,直到汉末(见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