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后周太祖郭威(904~954)
1)  Houzhoutaizu Guo Wei
后周太祖郭威(904~954)
2)  Guo Wei
郭威(904~954)
3)  Latter Chou Tai Tsu Kuo Wei [Five Dynasties]
后周太祖郭威
4)  Guowei
郭威
1.
The accidental cause to the fall of the late Han might be the early death of Emperor Liuzhiyuan, the inheriting of Yindi at youth, the palace coup d état and Guowei s attacking the Capital, etc.
刘知远早死,隐帝年少继位,宫廷血案的发生,郭威称兵向阙是后汉速亡的偶然因素;而统治阶级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则是后汉速亡的必然因素。
5)  A Wise Emperor Zhou Tai-Zhu
一代明君周太祖
6)  Latter Liang Tai Tsu Chu Chuan-chung [Five Dynasties]
后梁太祖朱全忠
补充资料:后周太祖郭威(904~954)
      后周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少孤,依潞州人常氏(一说郭威本姓常,父卒,母改嫁郭氏,遂冒姓郭)。郭威十八岁应募从军,先后事潞州节度使李继韬、后唐庄宗李存勗、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天福十二年(947),他助刘知远建国,被任为枢密副使。乾祐元年(948)正月,知远死,子承祐继位,是为隐帝,以郭威为枢密使。三月,河中(今山西永济西)、永兴(今陕西西安)、凤翔(今属陕西)诸镇相继反,隐帝以郭威为统帅平定之。乾祐三年四月,郭威以枢密使出为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不久,隐帝疑忌大臣,杀死在朝大臣杨邠、史弘肇、王章,又令人杀郭威。郭威起兵南逼开封,禁军溃散,隐帝遇害。郭威入开封,迎立知远之侄徐州节度使刘赟。刘赟还没有到开封,河北报称辽兵入侵,郭威领兵北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南),军士裂黄旗披郭威,拥以为帝,还军入开封。次年,郭威即位,国号周,史称后周。改元广顺,建都于开封。刘赟行至宋州被杀。
  
  郭威在位约三年,对改革累朝弊政颇有成绩。如免除后汉所设"斗余"、"秤耗"等额外苛敛以及中唐以来地方官进奉的"羡余物色";废止了后晋、后汉一些极残忍的刑法,规定罪人除犯反逆罪外,不得灭族及没收家产;民众与蕃人"一听私便交易",诸州所差散从亲事官等,一齐遣散;对累朝极为严酷的盐、酒、皮革的禁令稍予放宽;对后梁太祖以来强迫沿淮诸州农民负担的"牛租",特予免除;废除京城内无名额的僧尼寺院五十八所等。
  
  对恢复农业生产,郭威也采取了有效措施。如:广顺元年(951)和二年,授无主田土给数十万归中原的幽州饥民,放免其差税。三年,罢营田,以田分给现佃户充永业,使编户增加三万多。又废共城稻田务,任人佃种。无主荒地听任农民耕垦为永业,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在提倡节俭、严惩贪官、严禁军队扰民等方面,郭威也推行了一些有益的措施,使唐末以来极为混乱的北方社会开始走上安定的道路。显德元年(954)正月,郭威病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