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安世(443~493)
1)  Li Anshi
李安世(443~493)
2)  Study of Ang Lee s Movies
李安电影世界初探
3)  Li An
李安
1.
On the Forms and Narrative Functions of Film Preambles at Present—A Case Study of the Films of Hou Xiaoxian, Li An and Cai Mingliang;
论当下电影的片头形态与叙事功能——以侯孝贤、李安和蔡明亮导演的台湾电影为个案
2.
The movies directed by Li An disclose the dilemma of heart and emotion.
李安的影片几乎都展示了心灵的困扰和情感的两难抉择,印证的正是东西方人异质同构的心灵深层结构,即具有世界共通意义的“人性”书写和个体命运历程,并由此在东西方完全迥异的文化间建构相互沟通和契合的浮桥。
4)  Ang Lee
李安
1.
Impacts of the High Context Language Model in Terms of the Dialogues in the Movies by Ang Lee;
从李安电影人物语言看高语境话语模式的影响
2.
What A Great "Brokeback Mountain" ——The Charm of Ang Lee;
好一座断臂山——李安的魅力
3.
An Image Course of Self-realization——On the Connotation of Ang Lee′s Trilogy of Father;
自我实现的影像历程——论李安“父亲三部曲”的真正内涵
5)  Lee Ang
李安
6)  Li Shizhen
李世珍
1.
A Discussion Starting from the Discovery of Li Shizhen s Examination Paper;
从李世珍会试朱卷的发现谈起——破解李叔同“平湖监生”之谜
补充资料:李安世(443~493)
      中国北魏均田制思想的奠基人。祖居赵郡(今河北赵县一带)。孝文帝时曾任相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邺镇)刺史等官。
  
  李安世的经济思想资料,能流传下来的只有保留在《魏书》本传等古籍中的三百多字的《均田疏》。字数虽少,但意义重要,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实行的均田制,就是接受了李安世在《均田疏》中所提出的均田主张。
  
  《均田疏》的内容包括:①论述均田的意义;②对当时土地所有权纠纷的对策。
  
  从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长期战乱,人民不断流徙,土地数易其主,产权纠纷不决。针对这一现状,李安世建议对事久难明、争讼不决的土地,不必再去搞清原主,一概归现在的所有者,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李安世在《均田疏》中提到"井税"和"桑井"之制,这当是指传说中的井田制。他赞美在这种田制下,"雄擅之家,不独(占)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同富约(贫)之不均,一齐民于编户"。根据这一理想,他提出了均田的建议,主张通过均田,达到"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的目标。所谓均田,并不是将所有耕地都拿来平均分配,而只是将国有土地按一定标准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因此,它并没有解决豪右多占土地的问题。所谓"豪右靡余地之盈",不过是说说而已。至于"力业相称",从均田制的实际内容来看,这里的"力"还包括奴婢的力和牛力在内,奴婢和耕牛都要分配土地,有奴婢和耕牛的人自然可以多得土地。因此"力业相称"并不完全是按个体农民的劳动力来平均分配土地。虽然如此,由于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能获得土地,使劳动力和土地相结合,这对减少豪强荫户,限制土地兼并,安定社会秩序,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赋税收入,都具有积极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