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heng Chɑnghe
郑长和(1890~1967)
2) Xiɑo Chɑnghuɑ
萧长华(1878~1967)
3) Hɑng Zihe
杭子和(1887~1967)
5) Zheng He
郑和
1.
Discussion of Ship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e Technology of Zheng He s Voyage;
郑和下西洋船舶结构与制造工艺探讨
2.
Research on Zheng He s Voyage and Taicang s Sunken Ship 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郑和下西洋与太仓元明沉船之研究
3.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to Rela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Zheng He s Voyage;
郑和航海与上海关系初探
6) Zheng Changyuan
郑长源
补充资料:郑长和(1890~1967)
琼剧演员,工小生。广东省琼海县人。幼家贫,13岁入琼海一科班馆当杂役,后被收为艺徒。出科后入长字班任贴生,次年为著名旦脚演员妚(阿)二起用,入文武大班任贴生,不久即转为正印小生。他吸取琼剧前辈汪桂生、黄银彩、郭庆生、鸡旦生等诸家声腔之长,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三节板",人称"长和板",其特点是在一句唱腔的三个音节之间不让音乐序曲(即过门),连续演唱,遇高腔时节节翻高,遇低腔时节节转低,观众赞之为"高若巨钟,低似微波"。他的音质厚实,音域宽广,行腔婉转圆润,抑扬有致,尤以演唱〔七平调〕"迭板"和"三节板"压倒诸家,成为闻名海南岛和东南亚各地的"郑派"声腔。后辈艺人学习郑派声腔有成就者,被观众誉为"新长和"或"小长和"。首本戏(代表剧目)有《林攀桂与杨桂英》、《嵇文龙》、《红叶题诗》等。抗日战争期间,曾多次举行义演捐款,并在新加坡发动演出班团的罢工救国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省琼剧院副院长,并当选为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