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戏曲表演基本功
1)  xiqu biɑoyɑn jibengong
戏曲表演基本功
2)  drama performance
戏曲表演
1.
Emotion, breath and spirit in drama performance is a whole.
戏曲表演的"精"指的是情感、体验、注意,以及精炼;"气"指的是结合神态、神情及形体动作进行的各种呼吸;"神"则是指心与形的、并由脑控制活动的合体。
3)  rhythm in the tradional Chinese opera performance
戏曲表演节奏
4)  performing action of drama
戏曲表演活动
1.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erforming action of drama have the dominant function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atrical buildings .
湖北地区戏曲的发展和戏曲表演活动的发展对于戏场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支配性的作用。
5)  xiqu biɑoyɑn teji
戏曲表演特技
6)  performing system of the Xiqu Opera
戏曲表演体系
补充资料:戏曲表演基本功
      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即掌握和运用各项表演技术的基础功夫,包括练声、吊嗓和形体训练两个方面。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技术性,要求演员必须经过严格、全面而又有所侧重的基本功训练,才能进行形象的创造;程式结构的严谨,又决定了基本功训练必须循序渐进。它是以基本训练与由简入繁、从易到难的剧目成品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
  
  形体训练分为共同训练项目、男女分别训练项目和行当分别训练项目三个方面。共同训练项目,包括:①腿功。这是各门功夫的根基,有"一腿扶千斤"之说。通过腿功的训练,锻炼腿部肌肉和关节的松弛、柔软、灵活、轻快,从而能熟练地运用腿部技术。练习的主要程序是:耗、压、悠、踢、骗和劈、搬、抬等,依次进行。②腰功。从拿顶(倒立)开始,依次进行耗、担、涮、翻身等。腰是人体所有关节的总枢纽,四肢的活动,无不受腰的控制。"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放松"是形体动作的要领,"腰硬"被视为一种"艺病"。通过腰功的训练,以掌握腰部运动的控制能力,达到表演身段的灵活优美。
  
  男女分别训练项目,首先从站法(步位)、手势、膀位开始练习。手和脚的基本动作是基本功的基础,要做到"指有指法"、"站有站相"。然后练习台步(俗称"走脚步")、圆场和起霸、趟马。男演员以老生、武生为标准;女演员以青衣、刀马旦为标准。
  
  行当分别训练项目,有老生必练的髯口功、甩发功、靠把功;小生的翎子功、扇子功;旦脚的水袖功、扇子功;丑脚的矮子功、扇子功;武生、武净的毯子功、把子功、靠把功;武旦的出手功等。
  
  形体训练中的有些项目,例如台步,不同的行当、不同的角色均有不同的走法,即使同行当、同类型的角色,根据人物年龄、身份、扮相、性格的不同,也有所差异。基本功只使初学者学得基本要领,至于在具体人物身上该如何运用则由剧目课程去解决;再如云手、翻身等纯技术性的单位动作,并不表现具体的生活内容,它们只有经过组合之后,才能成为诸如起霸、趟马、走边之类表现一定内容的程式。所以,在基本功训练中,还必须学习程式的运用手法,掌握和运用基本程式的熟练程度,是衡量基本功深浅的一个尺度。
  
  剧目成品训练,是按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选择适合基本技术训练的小戏或折子戏,使学习者按由简入繁、从易到难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唱念做打的基本技艺。如唱念基本功,从发声、咬字、行腔、归韵,到运用劲头、气口、掌握节奏,都可以通过剧目教学得到锻炼。由于剧目成品中,包括了唱念做打综合运用的规律,因此学好剧目是掌握戏曲的表现手法和唱念做打综合运用能力的必由途径。"以戏带功"是戏曲的传统培训方式。
  
  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在不同剧种中又有特殊的技巧训练,如川剧的扇子功,梆子剧种的甩发功、帽翅功,民间小戏的手绢功等。有些原来分散在各个剧目中的特技,也被逐渐加以整理、组合,而作为基本功集中训练。
  
  随着戏曲表现生活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基本功的训练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发展变化,如旦行的功已被淘汰;毯子功中增加了许多高难度的转体动作和弹板翻跃。在训练方法上,借鉴、吸收了舞蹈、体育的经验,演唱、练声方法上也有所发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