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ugengdiɑo
五更调
2) Diarrhoea
[英][,daɪə'rɪə] [美]['daɪə'riə]
五更泄泻
3) Dawn diarrhea
五更泄
1.
Dawn diarrhea,as a name of disease,was written originally by Gong Tingxian in Ming Dynasty,the name of the book is Longevity and Life Proservation.
五更泄,作为一个病名最早见于明代医学家龚廷贤的《寿世宝元》,每于黎明前腹痛作泄,大便稀溏,完谷不化。
4) day break
鸡鸣五更
5) around four in the morning; at dawn
五更天
6) Seven is more than five.
七比五更多。
补充资料:五更调
民间小调名。又称"五更曲"、"叹五更"、"五更鼓"。歌词共五叠,自一更至五更递转咏歌,故又名"五更转"。此调起源较早,用调亦甚广。南北朝时乐工采自民间,被列为相和歌辞清调曲之一。有的学者把这类曲子称为"定格联章"体曲子。
"五更调"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①每叠四句,每句五言,均押平韵,全曲共百字,如南朝(陈)伏知道所填之《从军五更转》:②每叠四句,句式为三、七、七、七,其韵或平或仄,全曲共120字,如敦煌曲子词中所录五代以前民间流传的《叹五更》;③每叠由前后两首组成,每首四句,每句七言,各首独自押韵,全曲共280字,如敦煌曲子词中之《闺思》(原阙题,此题为后人所拟);④每叠由三首组成(第一首为主曲,押四平韵,二、三首为辅曲,押三平韵。此三首必在同一韵),每首四句,句式为五、五、七、三,全曲共达300字,如敦煌曲子词中之《太子入山修道赞》;⑤每叠分前后两片,句式前片为三、七、七、七,后片为三、三、三、三、七、七,每叠十句,押六平韵,全曲共 250字,如敦煌曲子词中之《南宗赞》。另外还有在这五种形式基础上产生的一些变体。
《五更调》的内容在早期多反映军旅生活和征人相思之情。如伏知道《从军五更转》云:"一更刁斗鸣,校尉逴连城,遥闻射雕骑,悬惮将军名。""四更星汉低,落月与云齐,依稀北风里,胡笳杂马嘶。"隋、唐、五代时期,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民间"五更调"则被教徒们填入佛教故事唱词,用来进行通俗的宗教宣传。《太子入山修道赞》及《南宗赞》即属此类。宋、元以后,尤其是明清之际,由于商业的发达和城市寄生阶级的大量出现,"五更调"又被某些文人利用,成为青楼歌妓们习唱的小曲之一,其内容除有些反映沦落女子痛苦生活的作品以外,不少是无病呻吟或色情之作。
辛亥革命前后,一些有进步思想的文人采用"五更调"编醒世歌谣,宣讲时事,起了良好的作用。有一首清光绪三十年(1904)所编的题为《爱国歌》的"叹五更调"唱道:"一更里,月初升,爱国的人儿心内明,锦绣江山须保稳,怕的是人家要瓜分。......"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用"五更调"旧瓶装新酒,进行革命和抗日宣传,在动员和教育群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更调"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①每叠四句,每句五言,均押平韵,全曲共百字,如南朝(陈)伏知道所填之《从军五更转》:②每叠四句,句式为三、七、七、七,其韵或平或仄,全曲共120字,如敦煌曲子词中所录五代以前民间流传的《叹五更》;③每叠由前后两首组成,每首四句,每句七言,各首独自押韵,全曲共280字,如敦煌曲子词中之《闺思》(原阙题,此题为后人所拟);④每叠由三首组成(第一首为主曲,押四平韵,二、三首为辅曲,押三平韵。此三首必在同一韵),每首四句,句式为五、五、七、三,全曲共达300字,如敦煌曲子词中之《太子入山修道赞》;⑤每叠分前后两片,句式前片为三、七、七、七,后片为三、三、三、三、七、七,每叠十句,押六平韵,全曲共 250字,如敦煌曲子词中之《南宗赞》。另外还有在这五种形式基础上产生的一些变体。
《五更调》的内容在早期多反映军旅生活和征人相思之情。如伏知道《从军五更转》云:"一更刁斗鸣,校尉逴连城,遥闻射雕骑,悬惮将军名。""四更星汉低,落月与云齐,依稀北风里,胡笳杂马嘶。"隋、唐、五代时期,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民间"五更调"则被教徒们填入佛教故事唱词,用来进行通俗的宗教宣传。《太子入山修道赞》及《南宗赞》即属此类。宋、元以后,尤其是明清之际,由于商业的发达和城市寄生阶级的大量出现,"五更调"又被某些文人利用,成为青楼歌妓们习唱的小曲之一,其内容除有些反映沦落女子痛苦生活的作品以外,不少是无病呻吟或色情之作。
辛亥革命前后,一些有进步思想的文人采用"五更调"编醒世歌谣,宣讲时事,起了良好的作用。有一首清光绪三十年(1904)所编的题为《爱国歌》的"叹五更调"唱道:"一更里,月初升,爱国的人儿心内明,锦绣江山须保稳,怕的是人家要瓜分。......"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用"五更调"旧瓶装新酒,进行革命和抗日宣传,在动员和教育群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