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六顶山墓群
1)  Liudingshan muqun
六顶山墓群
2)  Liupanshan Group
六盘山群
1.
The fossil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grayish yellow shale of late Early Cretaceous Naijiahe Formation (K 5-6 1) of Liupanshan Group, Liupanshan within Ningxia Province, China.
,化石标本采自宁夏早白垩世六盘山群乃家河组灰黄色页岩。
3)  The 6th tomb of ShiZhai Mountain
石寨山第六号墓
4)  Liudingshan reservoir
六顶山水库
1.
The paper studies the united energy dissipator with the grid and stepped spillway face by means of the spillway of Liudingshan reservoir.
本文以六顶山水库溢洪道为研究对象,采用阶梯式溢流面与格栅相结合的消能工。
5)  Laohushan Yanshi Muqun
老虎山颜氏墓群
6)  Six Dynasties MuZhi
六朝墓志
1.
Cultural and lingual analysis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nonage of Six Dynasties MuZhi;
六朝墓志未成年年龄词语的文化与语言分析
补充资料:六顶山墓群
      唐代渤海国前期王室、贵族墓地。位于吉林省敦化县城南 5公里六顶山南坡山坳。渤海国是粟末靺鞨人大祚荣于698年以牡丹江流域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于其地置忽汗州,设忽汗州(渤海)都督府。渤海国和内地有频繁往来,典章制度仿效唐王朝,社会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一定水平。926年为契丹所灭。六顶山墓葬及出土遗物,反映出渤海国前期的物质文化和社会面貌。1949年延边大学、1959年吉林省博物馆、196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发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顶山墓群分东西两区,有墓80余座,现已发掘32座。有合葬墓、 迁葬墓。各墓出土人骨大多在2具以上,多者达10具。墓葬形制可分3种:①封土土坑墓。木棺,间或有木椁,火葬。②封土小石棺墓。挖浅穴于地下,四壁以熔岩石块叠砌,上盖石板。③封土石室墓。可分大、中、小型。大型墓可以贞惠公主墓为代表,墓室长方形,四壁以熔岩和玄武岩平砌,顶作抹角叠涩藻井,以大石板盖顶,甬道修于南壁中部,前有墓道,墓室和墓道均铺砖。甬道出土有圭形花岗岩质墓志一方和石狮两件。墓志通高90厘米,宽49厘米,厚29厘米,正面阴刻汉字,楷书,21行、725字,其中240余字已斑剥难辨。墓志记述了贞惠公主是渤海国第3代王大钦茂 (738~793)之第二女,宝历四年(即唐大历十二年,777)卒,宝历七年(即唐建中元年,780)陪葬珍陵。出土器物有玉璧、鎏金铜饰件、铁钉、铁环,陶器有长颈瓶、盂、重唇长腹罐、碗、钵等。中型墓也有短甬道,多以木棺为葬具,每墓1人或多人。小型墓的墓室狭小,无甬道,无木棺。随葬器物极少,仅出土有陶片、陶器和几件铜饰件,有的墓一无所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