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三岛由纪夫(1925~1970)
1)  Sandaoyoujifu
三岛由纪夫(1925~1970)
2)  Mishima Yukio
三岛由纪夫
1.
A comparison of the themes of “death” and “beauty” in the writings by both Kawabata and Mishima Yukio;
不同维度的死亡之美——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文学中“死”与“美”的主题比较
2.
Thirst for Both Life and Death:A Conflicting Beauty in Mishima Yukio s Works;
生的渴望与死的向往——论文化交融下三岛由纪夫创作中生与死的冲突美
3.
Mishima Yukio s Aesthetics and HisWorry About the Country;
三岛由纪夫的美意识及其《忧国》
3)  Mishimayukio
三岛由纪夫
1.
The Formation and Variation of Mishimayukio s Aesthetics;
三岛由纪夫美学观的形成和变异
2.
The Integration of“Death”,“Nature” and Beauty ——The aesthetic notion of Mishimayukio;
“死亡”、“自然”与美的统一——三岛由纪夫美学观刍议
4)  Mishima
三岛由纪夫
1.
As a famous writer being controversial for a long time, Mishima leaves us a complicated and mysterious world.
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留给了我们一个复杂又充满诱惑力的世界。
5)  Mishimayukionovel
三岛由纪夫小说
1.
Sacrificing Cognizing and Artistic Honour of Mishimayukionovel;
殉死认知与三岛由纪夫小说的艺术之光
6)  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
三岛由纪夫传
补充资料:三岛由纪夫(1925~1970)
      日本小说家。本名平冈公威。出身官僚家庭。194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曾入大藏省银行局供职,后辞职走上专业作家的道路。1947年以短篇小说《烟草》初获声誉。1949年发表《虚假的告白》,奠定了作家的地位。
  
  三岛的文学活动大致以6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唯美主义色彩较浓,代表作有《虚假的告白》、《潮骚》(1954)、《金阁寺》(1956)等。《虚假的告白》写一个青年的"性的觉醒"和爱情故事,带有自传性质。《潮骚》的男主人公是18岁的船员,同船主女儿相爱,遭到船主反对,后在一次航行中冒生命危险抢救货船,受到船主赞赏,一对情人终成伴侣。《金阁寺》描写一个年轻和尚放火烧毁京都金阁寺的犯罪事件,宣场日本一切的"美"都应伴随战败投降而彻底毁灭。后期作品主要有《忧国》(1960)、《明日黄花》(1961)和《英灵之声》(1966),把战前军国主义分子美化为"忧国之士"和为国捐躯的"英灵",宣扬他们反动落后的世界观、作风、性格和气质。此外,还著有《丰饶之海》四部曲:《春雪》(1965)、《奔马》(1967)、《晓寺》(1968)、《天人五衰》(1970)。
  
  60年代,三岛连篇累牍发表政论文章,反对进步群众运动,组织"盾会",自任队长。1970年煽动军队组织武装政变失败,切腹自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