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cro-channel plate detector
微通道板探测器
2) multichannel detector
多通道探测器
3) detecting channels
探测通道
1.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 composed by the main control computer with five detecting channels,for the intensity of 4MV static electricity accelerator.
介绍由主控计算机和五个探测通道组成的监浏系统,对4MV离子加速器γ辐射强度进行监测。
4) Microchannel plate
微通道板
1.
Advanced Technology Microchannel plates;
先进技术微通道板 (AT-MCP)
2.
Microstructure defects of microchannel plate and its mechanism;
微通道板显微结构缺陷及机理研究
3.
Effect of acid etching on electrical performances of microchannel plate;
酸蚀对微通道板电性能的影响
5) Microchannel plate(MCP)
微通道板
1.
A technique to measure the Quantum Efficiency(QE) of a Microchannel Plate(MCP) was proposed.
提出了一种测量微通道板(MCP)量子效率的方法。
2.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uminance gain of microchannel plate image intensifier,an electron multiplier mechanism-microchannel plate(MCP) was used in low light level image intensifier.
为了提高MCP像增强器亮度增益,在微光像增强器中采用了新的电子倍增机构,即微通道板(MCP),并对作为电子倍增结构MCP的噪声产生机理进行分析。
6) Micro-channel plate
微通道板
1.
The detecting system is based on the residual gas ionization principle and consisted of electrostatic collecting plates, micro-channel plates and a resistive anode.
介绍了一种以微通道板和电阻阳极所构成的位置灵敏探测器为基础、用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束流诊断的新型剩余气体电离束流剖面探测系统 。
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channel plate detector for SMCAMS 14C measurement is described in detail.
介绍了作SMCAMS14C测量专用的微通道板型低能单粒子探测器的研制及其特性,及其在SMCAMS上初步测试的结果。
3.
The transit time and gain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s which travel in the micro-channel plate gated by picoseconds high voltage pulse were simulated.
对皮秒高压脉冲驱动下微通道板中电子的渡越时间特性和增益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电压脉冲波形分别为高斯形、三角形和梯形时,得到了电子渡越时间与电压脉冲宽度、幅度的关系曲线。
补充资料:微通道板
20世纪70年代在单通道电子倍增器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多通道电子倍增器。微通道板具有结构简单、增益高、时间响应快和空间成像等特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主要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像增强器、夜视仪、量子位置探测器、Χ射线放大器、场离子显微镜、超快速宽频带示波器、光电倍增器等。
微通道板是由许许多多的特殊空心玻璃纤维压制成的一块很薄的板(图1), 空心纤维的内径为20~40μm,板的厚度大约2mm,板的外径目前可做到5~6cm左右。每根空心纤维(即每个微通道)的内表面层是次级电子发射系数较大的材料(通常发射系数可达3~4),在真空的条件下,微通道的两端面用真空溅射的办法镀一层导电物质作为电极。
当微通道板两端加上1kV左右的直流电压,在每个微通道内部都形成与通道中心轴平行的电场,图2表示这样一个微通道内的电场和电子倍增原理。具有初速度的电子从通道一端射入,这些电子在电场和垂直电场方向的速度分量的作用下,以抛物线轨道飞行并得到加速,而后碰在通道的壁上打出几个次级电子。这些次级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又得到加速,再次撞击内壁打出次级电子。如此重复多次,便实现了电子的倍增。板上所有微通道的电子倍增的总和就构成了整个微通道板的电子增益。可见,微通道板必须工作在高真空的条件下。而且,电子在倍增过程中走的路程很短,仅几毫米,飞行时间只有1纳秒(10-9秒)左右,飞行时间涨落则更小,从而有可能成为皮秒(10-6秒)级的光电转换,电子倍增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倍增系数的大小和微通道板的厚度(即微通道的长度),微通道内径,二次级电子发射系数以及所用的电压有关,一般可达103~104,如果采用较高的电压,把两块板串联起来,电子倍增系数达到107也是不困难的。
微通道板的电流和电荷饱和特性是指在一定电压下可输出的最大电流或电荷,图3绘出了一个典型的电流特性曲线,图中曲线Ⅰ是直流工作条件下的饱和特性,输出电流明显地偏离线性;曲线Ⅱ是脉冲工作条件下的饱和特性,较窄的电流脉冲输入时,如0.2μs宽的脉冲,输出电流密度可达10mA/cm2。
微通道板的主要噪声来源是:场致反射、直流反馈噪声、交流闪烁本底噪声等。另外,由于板中各个微通道的增益不同还带来了空间图像噪声。
微通道板是由许许多多的特殊空心玻璃纤维压制成的一块很薄的板(图1), 空心纤维的内径为20~40μm,板的厚度大约2mm,板的外径目前可做到5~6cm左右。每根空心纤维(即每个微通道)的内表面层是次级电子发射系数较大的材料(通常发射系数可达3~4),在真空的条件下,微通道的两端面用真空溅射的办法镀一层导电物质作为电极。
当微通道板两端加上1kV左右的直流电压,在每个微通道内部都形成与通道中心轴平行的电场,图2表示这样一个微通道内的电场和电子倍增原理。具有初速度的电子从通道一端射入,这些电子在电场和垂直电场方向的速度分量的作用下,以抛物线轨道飞行并得到加速,而后碰在通道的壁上打出几个次级电子。这些次级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又得到加速,再次撞击内壁打出次级电子。如此重复多次,便实现了电子的倍增。板上所有微通道的电子倍增的总和就构成了整个微通道板的电子增益。可见,微通道板必须工作在高真空的条件下。而且,电子在倍增过程中走的路程很短,仅几毫米,飞行时间只有1纳秒(10-9秒)左右,飞行时间涨落则更小,从而有可能成为皮秒(10-6秒)级的光电转换,电子倍增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倍增系数的大小和微通道板的厚度(即微通道的长度),微通道内径,二次级电子发射系数以及所用的电压有关,一般可达103~104,如果采用较高的电压,把两块板串联起来,电子倍增系数达到107也是不困难的。
微通道板的电流和电荷饱和特性是指在一定电压下可输出的最大电流或电荷,图3绘出了一个典型的电流特性曲线,图中曲线Ⅰ是直流工作条件下的饱和特性,输出电流明显地偏离线性;曲线Ⅱ是脉冲工作条件下的饱和特性,较窄的电流脉冲输入时,如0.2μs宽的脉冲,输出电流密度可达10mA/cm2。
微通道板的主要噪声来源是:场致反射、直流反馈噪声、交流闪烁本底噪声等。另外,由于板中各个微通道的增益不同还带来了空间图像噪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