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导弹盲区
1)  missile blind area
导弹盲区
2)  theater missile
战区导弹
1.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systems and equipments in all countries over the world and its modification are described.
介绍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几种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  missile battlefield
导弹战区
1.
Aiming at the particularity of ballistic missile battlefield,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an importantregion-dependent method of 3D terrain display.
并采用DirectX平台,实现了导弹战区三维地形显示,提高了渲染效率。
4)  missile attack region
导弹攻击区
1.
The principle of fire control system of multi target attack is introduced and a fast simulation algorithm is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on of missile attack region.
研究了现代空战中近距格斗与超视距攻击的策略性 ;介绍了多目标攻击火控系统原理 ,并用快速模拟法对导弹攻击区进行了计算仿真 ;阐述了单机多目标攻击的战术决策思想 ,以及层次分析法单机多目标攻击战术决策方法 ,并用仿真实现了典型单机多目标攻击空战的攻击决策。
5)  missile launch envelope
导弹发射区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short distance navigation, path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of fighter plane, presents calculation methods of fighter plane attack envelope and missile launch envelope based on short distance navigation effciency.
介绍了载机近距引导的方法、轨迹 (路径 )特征及参数变化情况 ,给出了基于近距引导效能的飞机攻击区、导弹发射区的计算方法 ,并对一定条件下的近距引导效能进行了分析计算。
6)  standoff missile
防区外导弹
1.
With the method of offense-defense confrontation simulation,combat effectiveness of standoff missile was analyzed.
采用攻防对抗仿真的方法对防区外导弹的作战效能进行研究。
2.
Object-oriented method was used to build the accurate models of every module in standoff missile offense-defense confrontation system.
采用分布交互式仿真方法对防区外导弹攻防对抗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补充资料:以色列箭-2战区弹道导弹防卫系统
Image:11584642970257369.jpg
以色列箭-2战区弹道导弹防卫系统

箭-2导弹系统基本构成

2004年7月29日,美国海军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太平洋海岸的一个空战中心发射了一枚近程“飞毛腿”弹道导弹,以色列改进型箭(arrow)-2战区弹道导弹防卫系统予以准确定位,并发射和引导一枚拦截导弹摧毁“目标”。

以色列箭-2导弹系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战区弹道导弹防卫系统,拦截导弹最高飞行速度达到9倍音速,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防空导弹。而美国洛·马公司最新型的“爱国者”pac-3/3导弹和俄罗斯“金刚石”科学生产联合公司的最新型“凯旋”s-400导弹最高飞行速度约6倍音速,在2003年11月20日,欧洲eads/lfk公司设计的一枚hfk e1高超声速导弹在首次测试中也只是刚刚达到7倍音速。以色列箭-2导弹系统配套的“绿松”地基早期预警、火控和导弹引导雷达探测距离达到500公里而且能够追踪飞行速度3,000米/秒的高速目标,并将拦截导弹引导到目标4米之内,是世界上作战能力最强的预警雷达。相对比“凯旋”s-400探测距离为400公里,箭-2系统配套的“香缘树”作战管理/火控中心,能快速确定导弹的位置、弹道和预知的冲击点,同时不断搜集和计算分析新的数据来确定最佳拦截点,是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最先进的管理/火控系统。

当然,性能如此惊人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价格也是目前最昂贵的,据说一枚拦截导弹成本近300万美元左右,约是一枚“飞毛腿”导弹的三十倍。

以色列箭-2战区导弹防卫系统发展历史

以色列早就对周边国家拥有或正在发展弹道导弹深为担忧。1986年,以色列在与美国签订谅解备忘录(mou)后就开始弹道导弹拦截系统计划研究。1988年,该计划进入论证阶段,美国和以色列开始实施一项三阶段计划,发展“箭”式系列反战术弹道导弹(atbm)。

“箭式导弹实验计划” 计划的第一阶段包括“箭式导弹实验计划”,意在确认“箭”式导弹概念,研制“箭”式拦截弹原型和发射装置。1988年,美国导弹防御局和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ai)签署了一份合同,制造并测试单级chetz-1(希伯来命名,也就是箭-1) 反战术弹道导弹(atbm)系统,箭-1导弹的发射重量约2,000公斤。aces实施后,于1990年8月9日进行首次发射试验,地面雷达系统没有能成功连续跟踪导弹。在1992年9月23日进行的第四次试验中,一枚箭-1拦截弹成功截击了一枚导弹靶弹;1993年2月28日第五次试验中,首次进行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证明,箭-1非常接近经过靶弹;1994 年6月12日第九次试验中,发射一枚箭-1导弹对抗一枚靶弹并且成功地拦截了它。至此,箭-1导弹的发射试验结束。

“箭式导弹连续实验(aces)计划” “箭”式导弹系统研制的第二阶段是“箭式导弹连续实验(aces)计划”。伊拉克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向以色列特拉维夫发射了39枚近程地对地“飞毛腿”弹道导弹,导致人员受伤。虽然美国在以色列部署了“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进行拦截,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以色列认为存在诸多不足。海湾战争使以色列加快研究进程,发展更先进的两级箭-2导弹防卫系统。箭-2战区弹道导弹防卫系统主要由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下属的mlm系统工程部研制。

1995年7月30日,箭2拦截导弹首次飞行试验成功,接着又进行几次飞行试验为拦截试验积累数据和验证系统。

1996年8月20日,在第三次飞行试验中,箭-2导弹系统拦截试验首次成功地拦截了一枚雷达截面和有效载荷与飞毛腿导弹相仿的箭-1导弹。

1997年3月11日,在第四次飞行试验中,以色列和美国联合研制的箭-2导弹系统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拦截试射,直接命中了一枚靶弹。在这次试验中,箭-2导弹的近炸雷达引信在与靶弹碰撞前几秒失效,其破片战斗部未能根据指令起爆,但直接命中加上战斗部碰撞起爆的综合效应还是摧毁了靶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