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霍斯罗夫之春地毯
1)  Spring of Khosrow Carpet
霍斯罗夫之春地毯
2)  Annette von Droste-Hülshoff (1797~1848)
德罗斯特-许尔斯霍夫,A.von
3)  tuf
蒂夫地毯
4)  bandhor
班德霍地毯
5)  Hofstede
霍夫斯塔德
1.
Hofstede s Cultural Value Theory and His Research Methods;
霍夫斯塔德文化价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2.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Guasha from Hofstede’s Cultural View
从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看电影《刮痧》的中美文化差异
6)  Hofstede
霍夫斯泰德
1.
Hofstede's Culture Dimensions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
补充资料:德罗斯特-许尔斯霍夫,A.von
      德国女诗人。原名安娜·伊丽莎白·弗兰齐斯卡·阿多菲纳·维尔赫米娜·鲁伊萨·玛丽亚。1797年 1月10日生于明斯特附近的许尔斯霍夫庄园。出身于天主教贵族家庭,1826年父亲去世,长期住在母亲的吕施豪斯庄园,几乎与世隔绝。她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充满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她有意识地避开一切政治事件。1841年起迁居她姐夫家,和作家莱温·许京结下了友谊。1848年5月24日在梅尔斯堡宫去世。她的作品在19世纪德国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她很早就开始创作,第一部较为重要的作品是骑士史诗《华尔特》,这是受浪漫派影响的作品。诗中对于战争场面作了精彩的现实主义的描写。1841年开始写作的抒情诗是她创作的高峰,其中尤以歌咏自然、富有感情的风景诗为最佳,如《荒野画卷》、《在草地里》、《月亮升起》等,把故乡的荒原、沼泽、湖泊以优美、生动的笔法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现出敏锐的观察能力。1838年出版的《诗集》未受注意,1844年出版的诗集也因政局动乱,未能得到重视。许多出色的作品到她死后才发表,其中包括:《宗教的一年》(1852)、《最后的恩赐》(1860)和《犹太人的榉树》等。中篇小说《犹太人的榉树》(1842)所反映的农村生活犹如一幅描写18世纪威斯特伐利亚山区的风俗画,成为德国文学中艺术性较高的小说之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