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n-Germanism

泛日耳曼主义
2) Germanic Law

日耳曼法
1.
The Comparison of Prosperity Systems between Roman Law and Germanic Law

罗马法与日耳曼法占有制度之比较
2.
Germanic law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istorical sources ofwestern law besides Roman law and Canon law.
日耳曼法为西方法律传统的重要基础,它与罗马法、教会法一起构成近代西方法律的三大渊源。
3) the Germanic people

日耳曼人
1.
It was aimed at the invectives of the violent ruling and social malpractice through depiction of the democratic and free spirit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e Germanic people.
《日耳曼尼亚志》一书是塔西佗在罗马帝国强盛时期写作的,旨在通过对日耳曼人社会生活中保有的民主、自由精神的描绘,抨击罗马帝制之下出现的暴政与社会弊端,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4) germanicol
[dʒə:'mænikəl]

日耳曼醇
补充资料:泛日耳曼主义
泛日耳曼主义 Alldeutschtum 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沙文主义思潮和运动。又称大日耳曼主义。 19世纪初在反对拿破仑一世的解放战争中,一些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主张把居住在欧洲境内的所有日耳曼血统的人统一到一个民族国家之内。普法战争使德国完成了统一。到19世纪末,德意志已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由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联合组成的统治阶级,具有浓厚的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特点。他们对内实行恐怖统治,歧视非日耳曼族的居民;对外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出现了各种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团体,最有名的是1891年成立的泛日耳曼同盟(又译泛德意志同盟)。该同盟声称日耳曼民族有能力统治世界,认为德国“缺乏空间”、“领土太少”,要求把所有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归并于德国,还主张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建立一个大日耳曼帝国。1918年德国战败投降,帝国崩溃,泛日耳曼主义受到沉重打击。20世纪30年代A.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法西斯利用泛日耳曼主义作为对内迫害非日耳曼人、对外推行侵略政策的思想武器,先后吞并奥地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夺取了欧洲大部分领土,扩大了以日耳曼人为主宰的第三帝国的版图。1945年德国战败,第三帝国瓦解,泛日耳曼主义也受到致命打击。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