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otsky and Lu Xun

托洛茨基与鲁迅
2) Trotsky
[英]['trɔtski] [美]['trɑtskɪ]

托洛茨基
1.
A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Trotsky s Thought In Literature and Art;

重新研究和评价托洛茨基的文艺思想
2.
Trotsky s World-History Theory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托洛茨基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当代价值
3) Tu's faction

托洛茨基派
4) Tolotzikism

托洛茨基主义
1.
The reason of that change lay firstly in his rage at Chen Du-xiu s accepting Tolotzikism,secondly in huge political pressure Qu Qiu-bai was confronted with.
个中原因,一是出于瞿秋白对陈独秀接受托洛茨基主义的激愤,二是当时瞿秋白所面临的巨大的政治压力的必然结果。
5) Trotskyist Opponents

托洛茨基反对派
1.
The Process Of The Trotskyist Opponents Among The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Soviet Union;
中国留苏学员托洛茨基反对派始末
6) Lu Xun and Me

鲁迅与我
1.
Analysis of reading classics in smattering——Questionnaire on Lu Xun and M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reflection;
“浅层次”经典阅读现象论析——高校“鲁迅与我”问卷调查及其反思
补充资料: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1879~1940) Trotski,Lev Davidovich 俄共(布)党内反对派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机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第四国际建立者。1879年10月26日生于乌克兰赫尔松县富裕农民家庭,祖籍是犹太人。原姓布尤施泰因。1896年开始参加工人运动。1897年 ,参加建立南俄工人协会 ,反对沙皇专制制度 。1899年被流放西伯利亚。1902年秋以署名托洛茨基之假护照逃到伦敦,参加V.I.列宁、G.V.普列汉诺夫等人主编的《火星报》的工作。1903年属孟什维克派。1904年9月脱离孟什维克,长期游移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俄国1905年革命期间回国,12月当选彼得堡苏维埃主席,不久被捕。1906年在彼得堡狱中写了《总结与展望》,提出他一生活动的理论基础 ![]() 1920年11~12月主张把军事方法用于工会 ,挑起俄共(布)党内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受到列宁批评。1924年列宁逝世后,写了《论列宁》、《十月的教训》,在歌颂列宁同时,不恰当地夸大自己的功劳。1925年1月,俄共(布)中央全会通过《关于托洛茨基的言论的决议》。批评他“企图用托洛茨基主义来偷换列宁主义”。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决定解除托洛茨基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5月 ,出任租让委员会主席,后任电力技术管理局局长和工业科学技术院院长。 1926年4~5月结成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盟,围绕工业化道路和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不断在党内挑起争论。1927年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 。1928年被流放到阿拉木图。1929年2月,被驱逐出境。1932年被取消苏联国籍。1937年初定居墨西哥。 1927年8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八次全会通过决定,解除其共产国际执行委员职务。1938年9月托洛茨基建立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即第四国际,起草了该党纲领,直接与共产国际对抗。1940年3月于墨西哥遭暗杀。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