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屈原悲剧人格研究
1)  On Quyuan s Tragic Personality
屈原悲剧人格研究
2)  the study of Chinese tragedy
悲剧研究
1.
The deficiency ignoring folk cultur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tragedy is exposed clearly by the four greatest legends,and the bewilderment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tragedy is related to the ignorance of folk cul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四大传说以其自身的存在鲜明地揭示出中国悲剧研究忽视民间文化的缺憾,中国悲剧研究中出现的困惑也与忽视民间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3)  Tragic Personality
悲剧人格
1.
On Hemingway s Tragic Personality By Analyzing "A Farewell to Arms ";
适时而死,死在幸福之巅峰者最光荣——从《永别了,武器》分析海明威的悲剧人格
2.
The consciousness of life guided by his tragic personality,and his critical spirit are far different from the rational thinking of others.
屈原人格特质中蕴含着悲剧性的内核,由其悲剧人格所导引的生命意识、批判精神迥异于其他士人的理性思维。
4)  the research on QuYuan
屈原研究
1.
These go deep into the research on QuYuan with exactly using, but we should be cautious to the using for fear the eisegesis.
考古资料在解读楚文化、考证屈原身世生平以及分析屈原作品中已得到使用,正确使用这些资料推动了屈原研究的深入,但在使用中要谨慎,以免牵强附会。
5)  Qu Yuan's personality
屈原人格
6)  On the personality of Qu Yuan
屈原人格论
补充资料: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的前身。1929年11月该会在北平成立时,即设有考古组,主任是徐炳昶(旭生)。1934年正式设立史学组,顾颉刚为主任。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