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流刑的发展及意义
1)  Development and Meaning of Exiled Penalty
流刑的发展及意义
2)  developmental significance
发展意义
3)  discovery and significance
发现及意义
4)  CI developmental significance
CI发展意义
5)  Significance to th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6)  Purpose and meaning
目的及意义
补充资料:流刑
      将罪犯押解到荒僻的地方去服劳役或生活的刑罚。中国封建社会称为"流",自北齐列为五刑之一,沿用至清。在欧洲,古希腊曾对政治上的敌人实行放逐;古罗马也采用过这种手段,把罪犯流徙到罗马帝国边远的矿洞中去劳动。至于作为近代的一种刑罚,是在16、17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当时英国的罪犯数量激增,致使那些陈旧的地方监狱人满为患;鞭挞、足枷、枷项示众、断手刖足等处刑方法也不能适应镇压犯罪的需要。这时英国正在开拓美洲许多新殖民地,大规模的垦荒需要廉价劳动力,因此英国政府一方面鼓励移民,同时把罪犯移送到海外去,供给殖民地劳动市场。流刑于是第一次成为立法上的议题。英王查理二世(1660~1685在位)时,规定判处死刑的重罪犯,可以在移送海外和绞刑之间任择其一。此时的流刑可以说是由罪犯选择的替代绞刑的刑罚。到了乔治一世(1714~1727在位)时,这种刑罚制度有了系统的发展,当时规定凡被宣告3年以上徒刑的重罪犯,一概放逐到海外去。美国革命发生后,阻止了英国移送罪犯至北美。18世纪末,英国又开始将罪犯流放到澳洲。法国的流刑制度开始于1791年,法律规定第二次犯罪的人就要流放,后来法律规定流氓无赖也要流放。沙皇俄国有流放制度。直到现在,苏联仍将流放作为一个刑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没有规定流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