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urther study on the place name-Hami
哈密地名再探
2) hami
哈密地区
1.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Hami,Xinjiang;
哈密地区地表水资源现状分析
2.
The frail ecological environment,low forest coverage rate and degraded meadow in hami due to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looking down 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哈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森林覆盖率低,草场退化严重,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重开发、轻保护,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
Nature condition of hami is very frail.
哈密地区自然条件十分脆弱,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 Hami basin
哈密盆地
1.
Through seismic stratigraphic analysis on the northern area of Hami Basin, it is thought that there developed a set of alluvial fan fan delta shal low loch deposit system from north to south in the lower part of Badaowan format ion in Jurassic.
通过对哈密盆地北部地区进行地震地层学分析研究 ,认为该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下部由北向南发育了一套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 ,其中丘状与楔状地震反射异常体为较典型的冲积扇沉积 ,并与其东南部的地层尖灭线构成地层岩性与构造相结合的复合圈闭。
2.
Surrounded by the llarkol Mountains, Karlik Mountains and Qoltag Mountains, Hami Basin is a large intermontane basin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本文对哈密盆地的现代地貌进行了成因分类,并系统地讨论了地貌结构特征,同时结合灾害地貌过程和资源特点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几点意
4) Hami Prefecture
哈密地区
1.
A Proposal Concerning Hami Prefecture Ecology Environmental Programme;
哈密地区生态环境规划之我见
5) Hami region
哈密地区
1.
Human Biological Variation and Population Affinity during Bronze-Iron Age in Xinjiang Hami Region
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
2.
5,by using pre-processing,geometry rectification,extract NDVI and composite the maximum value;after that,calculate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in Hami region,and divide the vegeta.
5的支持下,通过预处理、几何校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提取以及最大值合成,对东疆哈密地区的植被盖度进行了计算,并按NDVI值的大小将地表植被分为3类,计算出了不同植被覆盖的面积,比较了逐年不同盖度植被的面积变化,结合哈密地区的资源分布图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哈密地区2002-2005年低覆盖的植被盖度减少较快,且该区域大多为牧草地,这也说明在那些原本就是低植被覆盖的牧草地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正遭受到不断的破坏,正在走向沙化、荒漠化,这主要是由于降水量、人为因素以及载畜量所造成的。
补充资料:哈密
哈密
Kami
在平定淮噶尔部贵族叛乱、打击中亚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军事头目阿古柏人侵,逼迫沙俄退还伊犁等作战中,哈密均为重要的后方基地。(傅晓光)HQll】i哈密(Hami)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重镇,哈密地区行署所在地。位于兰州一乌鲁木齐铁路线上,西距乌鲁木齐约480千米。辖2镇、21乡。面积85 036平方千米,人口30.62万。其中城区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17.62万(1993)。有汉、维吾尔、哈萨克、141、蒙古等20多个民族。古称昆莫(昆吾),汉称伊吾卢,北魏置伊吾郡,隋大业六年(610)为郡治。唐先后置西伊州、伊州,并置天山军。宋人回鹊,元称哈密力,封威武王居此。明永乐四年(1406)设哈密卫。清设哈密厅。1913年改县。1961年析县置市,次年撤销,1977年复析县设市,1983年撤县人市。哈密地处天山东段南麓,为封闭型盆地,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60米。北部天山海拔多在2 000~3 000米,最高峰喀尔里克山海拔4 888米,最低处沙尔湖,海拔53米。城东199千米处的星星峡及东北60千米处天山庙,均为隘路,地势险要,是进人哈密的重要门户。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8℃,1月平均气温一12.2℃,7月平均气温272℃。年平均降水量34.6毫米。春秋多风,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2天,素有“风城”之称。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铁、金、钨、煤、盐及建筑石料等资源丰富。有钢铁、煤炭、电力、制盐、机械等工业,是新疆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农业以小麦、玉米、水果为主。天然优质草场广阔。兰乌铁路、公路东西横穿城区。哈密是中国新疆通往腹地的咽喉,战略地位重要。清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