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琴论
1)  document of Guqin
琴论
2)  harp theory of hearing
听觉琴论
3)  piano theory
钢琴论
4)  piano theory of hearing
听觉钢琴论
5)  On Lyric Piano Works
论钢琴小曲
6)  An Approach to the Piano-playing Practice
论练琴方法
补充资料:


    中国拨奏弦鸣乐器。又称瑶琴、玉琴,现代称古琴、七弦琴。琴在中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文人都以弹琴著称。历史上常以琴、棋、书、画的通晓,来衡量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通过历代琴师的积累和传承,至今尚有上百种琴谱传世。
   考古发现的最早实物,是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期的10弦古琴,以及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7弦汉琴。虽然早期的琴在造型  、弦数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具备1弦多音的特点。汉魏之际,琴有了完善的共鸣箱和标志音位的琴徽。南北朝时,琴曲已有文字谱。唐代产生了减字谱,并流传至今。
   琴的全身为扁长共鸣箱,面板即指板,多用梧桐木制作。面板外侧有13个骨或贝壳质的圆点称为徽,是音位和泛音的标志。琴有7弦,古代用丝弦,现用钢丝芯缠尼龙弦,音量增大,余音加长,并减少了移指时的摩擦噪声。琴的定弦法主要有3种:①C、D、F、G、A、c、d;②C、D、F、G、bB、c、d;③C、D、E、G、A、c、d。此外还有数十种五声音阶和非五声音阶的定弦法。琴的音域为C~d3
   琴有4种传统演奏形式:独奏、琴箫合奏、琴歌、雅乐合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艺术观点和演奏风格不同的、以地名相称的流派。较有名的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和广陵派等。浙派源于南宋末期,创始人郭沔,传人毛敏仲、徐天民等,代表作有《潇湘水云》、《秋鸿》、《渔歌》、《樵歌》等。虞山派明末兴于江苏常熟,创始者严、陈爱桐,传人徐上瀛等。广陵派产生于清代江苏扬州,由创始者徐常遇在继承虞山派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传人徐祺、吴灴等。近百年来又出现了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诚派、岭南派。
   
   

古琴

古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