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喀尔喀蒙古
1)  Khalkha Mongolia
喀尔喀蒙古
1.
The grand minister superintendent of KULUN \'s set began in the Qing Dynasty when Khalkha Mongolia returned.
库伦办事大臣的设置始于喀尔喀蒙古归附清朝。
2)  Khalkha Mongolia society
喀尔喀蒙古社会
3)  Khalkha Mongolians
喀尔喀蒙古人
4)  Qalq-a
喀尔喀
1.
A Comment on the Reason of Making up the Qalq-a Jirum and the Scope of Its Practice;
《喀尔喀法规》制定原因及实施范围初探
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eting of Qalq-a and Oirad nobilities in 1640 and tries to reveal convener and locale of the meeting, as well as purpose of the meeting.
本文探讨了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两部会盟的召集人、地点和目的等问题,指出,《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法典》的序文、《咱雅班第达传》和清代档案史籍提供的信息证明,喀尔喀部扎萨克图汗召集了这次会盟,会盟是在其领地内举行的,主要目的是抵御来自清的军事威胁。
5)  Xalx-a
喀尔喀
1.
Jn-qhar and Xalx-a War and Xalx-a s affiliation to Qing Dynasty;
略论准喀之战与喀尔喀附清
2.
Sketch of Xalx-a′ Return to Motherland in 1688;
1688年喀尔喀蒙古内附述略
6)  Khalkha
喀尔喀
1.
The Influence of Gerdan s March into Khalkha o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Territory;
噶尔丹兵进喀尔喀对东北疆域的影响
补充资料: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蒙古

    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代,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得名。15世纪末叶,元太祖成吉思汗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12部。内5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7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巴图孟克死后,内5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即内蒙古);格埒森扎留居故地,仍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即外蒙古)。
   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清入关以前,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清政府建立了联系。1655年(顺治十二年),清政府赐盟宗人府,并在喀尔喀设8个札萨克,分左右翼,从而使喀尔喀蒙古与清中央政府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此后,喀尔喀三部之间发生纷争,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乘机插手,于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向喀尔喀大举进攻。喀尔喀战败后,经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倡议,举旗投清。1691年,康熙帝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会盟,宣布保留喀尔喀三部首领的汗号,实行札萨克制(见多伦会盟)。1732年(雍正十年),清廷从土谢图汗
   部分出21旗隶属于额驸策凌的赛音诺颜部,与三汗部并列。1911年(宣统三年),以第八世哲布尊丹巴为首的蒙古王公和上层喇嘛,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私自与沙俄签订非法的《俄蒙协约》(即《库伦条约》)。1915年(民国四年)中俄蒙《恰克图协约》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国宗主权;中、俄承认外蒙古自治。1919年外蒙古放弃“自治”,哲布尊丹巴接受中央政府册封。1924年5月《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仍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享有领土主权。同年11月,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2月美、苏、英首脑雅尔塔会议应苏方要求规定:“外蒙古的现状须予以维持”,作为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1946年1月,当时的中国政府终于承认其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